第八十七章-监控录像
第八十七章-监控录像 (第2/2页)陈医生深吸一口气,艰难地吐出结论:“你的耳朵,不是坏了,是被人为改造成了一个接收器。而且,根据骨骼的生长痕迹判断,这种改变,很可能从你三岁时就已经开始了。”
三岁。
这个词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沈默记忆的闸门。
他猛然想起自己最早的病历上,主治医生记录下的那句含糊不清的描述:“患儿情绪激动,持续指向展厅内某张照片,疑似产生幻觉。”
那不是幻觉。
他现在知道了,那是他小小的、被改造过的耳朵,第一次“听见”了那张照片里残留的声波回响。
消息在小队内部迅速汇总,线索如同一条条溪流,最终汇向同一个深潭。
小舟在振动板上用手语比划着他的最新发现:他追踪到的最后一道异常波纹,在发射塔附近并没有消散,而是像一根拥有生命的藤蔓,沉入了地下,沿着某种未知的路径,向着城市最中心的位置悄悄蔓延。
沈默立刻调出周工绘制的城市背景噪音图谱,将小舟提供的波纹路径与图谱进行叠加比对。
很快,一个信号最密集的交汇点浮现出来:市立档案馆,地下三层。
“1983年,‘城市记忆展’的主控室,就在那里。”苏晚萤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一直沉默不语的老秦听到这个地名,身体猛地一震,浑浊的“那里……那里有台老磁带机,开盘式的。从展览结束那天起,就再也没断过电。档案馆的老人都说,那是‘记忆的留声机’,封存着这座城市不该被遗忘的声音。”
深夜,沈默独自一人潜入了早已封锁的档案馆禁区。
地下三层的空气冰冷而潮湿,弥漫着纸张腐朽和尘埃混合的气味。
借着战术手电的微光,他在布满灰尘的巨大控制台下方,找到了那台传说中的开盘式磁带机。
它仍在孤独地运转着,巨大的磁带盘缓慢转动,电源指示灯像一颗垂死的心脏,发出微弱而固执的闪烁。
他小心翼翼地绕过缠结的电线,将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声谱仪接入了磁带机的输出端口,尝试读取磁带上残留的磁迹信号。
频谱图在小小的屏幕上缓缓展开,一条平滑而独特的曲线延伸出来。
沈默的心跳几乎停止了——那条曲线的形态,竟与他大脑静息状态下的α波,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嵌合。
就在这时,一段微弱的声音从扬声器中传出,是母亲沈秋岚冷静而坚定的嗓音,不带任何感情:“Echo0实验,第七次迭代记录。受试体沈默,已成功建立跨频段感知通路。下一步,等待‘唤醒信号’。”
录音到此结束。
磁带继续转动,进入了一段漫长的、无声的空白。
然而,就在这片死寂之中,沈默的右侧耳骨突然传来一阵锥心刺骨的剧痛,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他颅内苏醒、钻探。
他痛苦地捂住耳朵,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
他知道,那段空白不是结束。
是倒计时的开始。
就在剧痛尚未完全消退,脑中嗡鸣不休之际,他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剧烈震动起来。
屏幕上跳动着一个陌生的名字:林导。
他挣扎着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男人急促而沙哑的声音。
“是沈默吗?我这里有段东西,你必须马上看。”
沈默喘着粗气,勉强问道:“什么东西?”
“一段从废弃电视台机房里抢救出来的监控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