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阴阳剥皮人 > 第九十三章-烧给河伯的白纸

第九十三章-烧给河伯的白纸

第九十三章-烧给河伯的白纸 (第1/2页)

夜色如墨,古旧的档案馆里,只有一盏台灯亮着,将三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灰尘的味道,苏晚萤正小心翼翼地翻阅着一卷泛黄的县志档案,指尖拂过那些记录着历代祭祀与失踪人口的文字。
  
  林老师则在一旁,用他那双因常年握笔而骨节分明的手,对比着几张地质勘探图,眉头紧锁。
  
  沈默坐在他们对面,面前摊开的稿纸上,已经写下了这份《破契声明》的提纲。
  
  他没有去查阅那些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将苏晚萤找到的历史记录与林老师提供的物理证据串联起来。
  
  百年前,一场特大洪水几乎淹没全城,幸存者在极度的恐惧和绝望中,创造出了“河伯”这个概念,将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随机性,归结于一个需要安抚的神明。
  
  所谓的“渡魂名录”,最初只是一份洪水遇难者的名单。
  
  而那些祭祀的仪式,不过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集体具象化表现。
  
  “找到了,”苏晚萤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清末的一份水文记录,当年洪水退去后,因河床结构改变,每年月满之时,主渡口附近都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涡流,持续数个时辰。这与祭祀时纸船消失的现象完全吻合。”
  
  林老师也点点头,指着地图上的一个标记:“而且这个涡流的吸力,足以将轻飘飘的纸制品卷入河底的淤泥中。所谓河伯收祭品,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
  
  沈默将最后一行字写下,笔锋沉稳有力:“极端情境下的集体心理投射,经由代代相传的仪式化行为,被不断强化,最终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群体记忆钢印。它不是神,是恐惧本身。”
  
  这份声明,由苏晚萤提供历史佐证,林老师提供科学解释,沈默则赋予其直击人心的逻辑力量。
  
  他们将这份特殊的“檄文”印在了空白的黄纸上,那本是用来写祭文的纸。
  
  沈默亲手将一张张黄纸折成船的形状,却没有在任何一艘船上写下名字。
  
  陈婆端着一碗热汤走进来时,恰好看到桌上那一排排没有名字的纸船。
  
  她的手一抖,汤差点洒了出来。
  
  老人浑浊的眼睛里写满了惊恐,声音发颤:“默娃子……你不写名字,这……这是大不敬啊。你不敬,也就不怕吗?”
  
  沈默抬起头,接过那碗汤,目光清澈而坚定:“陈婆,我不是不敬。我只是信一件事,人不该用恐惧去换取虚假的平安。”
  
  这份《破契声明》的内容,当夜便通过周记者的匿名渠道,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死水般的城市。
  
  网络论坛、社区群组、街头巷尾,议论声瞬间沸腾。
  
  保守的老一辈人怒斥这是亵渎神明,是拿全城人的性命开玩笑。
  
  但更多的年轻人,那些早已对这套陈规陋习心存疑虑的人,却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说得对!如果真有河伯,为什么百年来除了收祭品,一次都没显过灵?”
  
  “最离谱的是那个渡魂名录,我表姐还没怀孕,她未来孩子的名字居然都能被算进去?这根本就是心理暗示!”
  
  质疑一旦开始,便如野火燎原。
  
  当晚,通往河道的几条路上,拎着纸船纸人前往祭祀的人流明显稀疏了。
  
  更有甚者,一些原本摆在岸边的纸人被撕得粉碎,残肢断臂散落一地,像一场无声的叛乱。
  
  恐惧的堤坝,已然出现了一道裂缝。
  
  月满子时前两小时,夜风渐冷,主渡口却聚集了一小群人。
  
  沈默、苏晚萤、林老师,还有去而复返的陈婆。
  
  老周也来了,但他手里没有捧着那支祖传的“禁笔砂”,而是一坛未开封的老酒。
  
  他走到河边,浑浊的河水在月光下泛着幽光。
  
  他撬开酒坛的泥封,浓郁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
  
  他没有说话,只是将整坛酒缓缓倒入河中,看着琥珀色的酒液汇入黑暗的河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