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路还在
第九十四章-路还在 (第2/2页)就在这时,林老师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
她的神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肃。
“沈默,你看这个。”她将电脑转向沈默,屏幕上是两幅图的叠加。
一幅是本市的水文模型图,另一幅则是闪烁着无数光点的社交媒体数据图谱。
“‘违约仪式’之后,网络上公开的质疑声浪很高,看起来市民们都已经不再相信了。但是,”林老师指着那些光点,“我监控了超过三千个私密群组和匿名论坛,发现在一片公开的嘲讽声中,仍有大约百分之三十七的市民,在用各种隐晦的方式,自发组织‘补名登记’。”
她点开一个加密聊天群的截图,里面的对话触目惊心。
“河伯爷走了,咱们的心意得跟上。”
“是啊,名字没了,诚心还在,把自家人的名字报上来,求个心安。”
“宁可信其有,万一呢?”
这些朴素甚至愚昧的言论背后,是根植于基因的、对未知的深刻恐惧。
他们不需要“河伯”这个具体的神祇,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可以寄托恐惧和祈求的对象。
而“残响”,正是以这种恐惧为食。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林老师深吸一口气,在键盘上敲击几下,数据图谱上的光点被一条线连接起来,“你看这些‘信者’的家庭住址,我将它们在地图上进行标记,发现它们恰好构成了一条从城市边缘、沿着废弃的旧河道地脉,最终指向市中心供水总站的隐形路径。”
屏幕上,那条由无数个“信徒”家庭组成的光带,如同一条蜿蜒的地下银河,散发着不祥的光芒。
林老师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沈默,一字一句地低声说:“它不需要名单了。那些被烧掉的名字,只是旧时代的船票。现在,它用恐惧和信仰做导航。它现在要的……是‘方向’。”
所有线索在沈默的脑海中汇聚成型:不灭的波形、水膜上的残文、无DNA的组织液、自行绘制的河道、信徒构成的路径……以及,他颅内那愈发清晰的心跳。
夜深人静,沈默独自回到实验室。
他关掉所有的灯,只留下一盏手术台上的无影灯。
他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密封袋,里面装着那枚从他耳道中自行脱落的、米粒大小的钛硅结晶残片。
他曾以为这是“河伯”留下的监控装置,随着河伯的消散,它也失去了作用。
现在看来,他错得离谱。
将残片小心翼翼地置于显微镜的载玻片上,沈默缓缓转动调焦轮。
随着视野的清晰,他的呼吸停滞了。
晶体并非实心。
在它那规则的、充满科技感的几何结构内部,竟有一个微小到近乎难以察觉的空腔。
而空腔之中,封存着一滴早已凝固的、琥珀色的液态物质。
他的手有些发抖,但还是用微型探针取下了那一点点样本,放入了质谱仪。
仪器开始运转,发出低沉的嗡鸣。
沈默死死地盯着屏幕,等待着最终的审判。
几分钟后,数据分析完成,一行简洁到令人绝望的词语,跳了出来。
成分:脑脊液。
沈默猛地抬头,看向实验室墙壁上那面模糊的镜子。
镜中的自己,面色惨白,双眼布满了血丝。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段属于未知胎儿心律的诡异频率,在这一刻,仿佛突破了某种临界值,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稳定。
那不再是混乱的杂音,而是一段段富有节奏的、精确的敲击。
一下,两下,一长,两短……
像是有人在他的颅骨之内,用指节轻轻敲击着摩尔斯密码,向某个未知的存在,发送着定位信号。
他终于明白了。
河伯没走。它只是……改道了。
旧的河床已经干涸,它便废弃了那条走了千百年的浑浊水道。
它找到了一条新的、更温暖、更高效、奔流不息的“河流”来承载它的意志。
这条新的河流,就是他。
他的神经系统是河床,他的血管是支流,他的意识,就是那奔涌的河水。
而那些信徒提供的“方向”,正通过他这个新的“河伯”,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指令,传递给那些在地底蠢蠢欲动、正在绘制新地图的黑色液体。
沈默缓缓闭上眼睛,他能“看”到,那些腥甜的黑水,已经不再满足于从干涸的河床裂缝中渗出。
它们感受到了新的召唤,开始沿着由信徒们潜意识规划出的路径,朝着城市的心脏渗透。
它们在地底深处汇聚、涌动,寻找着现成的、可以替代古老河道的城市脉络。
一种冰冷而宏大的意志,正通过他的身体,向整座城市的地下管网,发出第一个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