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突遇强风沙
第14章 突遇强风沙 (第2/2页)艾合买提大爷应了声,双手扶着帆布左沿,微微用力往回收。
他动作稳得很,生怕快了会让帆布晃起来。
等帆布收回两厘米,周明远用手电筒照向那片掉沙的莲花纹。
西壁的莲花纹保持着刚才的样子,掉沙的地方积着薄薄一层红沙,却已经不再往下掉。
残存的花瓣纹路牢牢扒在崖壁上,赭红色的颜料泛着点白,却能看出当年的厚重。
周明远紧绷的肩膀松了点,他没敢大声,只是对着众人轻轻比了个“OK”的手势。
那眼里仿佛劫后余生的庆幸。
梁薇站起身,蹲得太久,以致站起来脚底发麻,她扶着墙缓了两秒,目光落在帆布上。
刚才风沙灌进来时,不少带色的沙粒粘在帆布内侧,有灰褐色的崖壁细沙,更多的是带着淡赭红、浅明黄的颗粒,那是壁画上脱落的颜料。
她立刻想起自己背包里的文物现场记录本和无酸样品袋。
出发新疆之前,美院的李老师特意叮嘱她,这些从壁画上掉落的细沙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哪怕是一粒带色的沙,都别放过”。
她从背包侧袋里掏出记录本,又拿出一支多色的圆珠笔。
黑的用来画示意图,蓝的用来写文字,红的标注重点。
先是用黑色在记录本上画出37窟西壁的简易示意图,用虚线标出莲花纹的位置,再在掉沙区域画上个小方框,旁边用蓝色写:“掉沙区域:西壁中部,距地面120cm,莲花纹第3层花瓣北侧,面积约10cm×8cm”。
写完,她又掏出一把迷你直尺,对着壁画量了量残存花瓣的长度,在示意图旁补充:“残存花瓣最长处7.5cm,最短处2.3cm,颜料层酥碱面积约占该区域1/3”。
周明远凑过来看了眼:“把掉沙区域旁边的裂缝也标上,就是那道斜着的,约5cm长的细缝,下次来重点看看这里。”
“好。”梁薇赶紧用红色在示意图上画了道细斜线,标注:“裂缝长度约5cm,宽约1mm,无明显掉沙”。
做完这些,她才掏出无酸样品袋。
袋子是透明的,上面贴着小标签,标签上有“文物残片专用”的字样,袋口有密封线。
她又从工具包里拿出一把尖头镊子,跟普通镊子不同,镊子头经过处理,专门用来夹取脆弱的文物残片。
小周凑过来看热闹,见她从背包里翻出这么多东西,忍不住小声问:“梁姐,你带的这些都有用啊?我还以为就带画板和笔就行。”
“一看你上课就没好好听。”
“嘿嘿,我不是文博专业的嘛。”
“都有用。”梁薇捏着镊子,先对着手电筒的光,仔细分辨帆布上的沙粒。
她继续说:“你看这些带颜色的,不是普通沙子,是壁画上的颜料颗粒。
我在美院实验室待过半年,跟着导师做过敦煌壁画的颜料分析。
哪怕这么小的颗粒,用实验室的专门仪器也能测出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