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虎略奇谋 直指合肥动乾坤
第142章 虎略奇谋 直指合肥动乾坤 (第2/2页)“攻克之后,立刻由林火旺的后勤保障团和师直属部队,加上孔杰的418旅,负责全力打扫战场!收缴一切能带走的武器、弹药、粮食、药品、被服、通讯器材!同时,迅速巩固城防,做出要固守的姿态。”
“而其余三个旅——陈阿海的417旅、李云龙的新一旅、周志明的新三旅,则毫不迟疑,立刻以营、团为单位,向合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县城(如肥东、肥西、舒城、长丰等)发起猛烈攻击!攻下县城,声势要大,攻势要猛!要给鬼子造成一种错觉:我139师不仅打下了合肥,还要以此为中心,扩大战果,建立一大片根据地!这样一来,日军大本营和华中派遣军司令部会怎么判断?他们会认为我们‘利令智昏’,企图长期占据合肥地区。这就会迫使西线的日军主力,不是简单的回援,而是必须‘全力’回援,甚至可能调动更多部队,试图将我们‘聚歼’于合肥周边!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慌乱和决策难度,为我们最终的撤离创造更混乱的局面!”
“妙啊!”钟光邦忍不住击节赞叹,“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攻城是实,扩地是虚!既能极大震慑敌人,又能巧妙地掩饰我军的真实意图——我们根本不想守,也守不住!”
王光道也彻底明白了王林的构思,接着话头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和担忧:“那么最关键的就是第三阶段,金蝉脱壳!我们往哪里撤?鬼子以及所有关注的势力都会判断,我们打完了,抢完了,最合理的归宿就是退回我们熟悉的大别山。那么他们的回援大军,尤其是从西线回来的部队,必然会沿着大别山北麓和东麓回援,张开口袋,等着我们带着大量缴获、行动迟缓的部队钻进去,然后在大别山边缘和我们打一场他们期望的决战。那样的话,即使我们能进山,也必然损失惨重,缴获尽失。”
王林的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笔尖猛地向南一划,重重地点在长江南岸的皖南山区!“所以,我们绝不能回大别山!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
“我的计划是:命令丁伟的新二旅,在我军完成对南方县城的佯攻后,开始脱离接触,带着(缴获)西进,做出全军向大别山撤退的假象!实际是轻装,他们旅新兵比例稍高,但骨干仍在,执行此诱敌任务最为合适。轻装让他们能够迅速进入大别山,不与敌军主力会战,与我们在山中养伤的三千多伤员汇合。然后,就地化整为零,分散隐藏于茫茫大别山中!”
“武汉会战不可能无限期打下去,迟早会结束。到时候,围攻武汉的日军和北岸的国军主力都会撤离或调整部署。那么,丁伟旅就可以在大别山中站稳脚跟,建立我们新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不必追赶主力,他们就是一颗钉在大别山的钉子!”
“而我们139师主力,”王林的笔尖坚定地越过长江,落在南岸的黄山山脉,“携带主力以及大部分的缴获物资,不向西,不向北,而是向南!强渡长江,进入皖南黄山地区!当然了,最开始的时候特战队的任务就是先潜伏到江边寻找渡船,整理隐蔽待用”
“皖南那里山高林密,同样适合游击作战。更重要的是,刚刚组建的新四军军部就在附近,他们极度缺乏武器弹药和物资。我们从合肥缴获的大量装备物资,自己肯定用不完,正好可以支援兄弟部队,帮助他们迅速打开局面,壮大力量。我们139师也可以在黄山地区休整补充,与丁伟的大别山根据地、黄木生的江北根据地以及新四军根据地遥相呼应,未来整个华中敌后我军的抗战局面都将为之改观!”
洞内一片寂静,只有油灯燃烧的噼啪声和王林话语落地后的余音。
王光道和钟光邦彻底被这个大胆、精密而又极具前瞻性的计划震撼了。这不仅仅是一场战术奇袭,更是一场战略级的布局!一环扣一环,虚虚实实,既解了眼前被逼入平原决死的危局,又谋划了撤离后的长远发展,甚至还兼顾了支援兄弟部队!
“好!好一个‘攻合肥、滞援敌、诈撤诱敌、南渡长江’!”王光道猛地一拍大腿,脸上因激动而泛起红光,“师长,此计虽险,但步步为营,深合兵法奇正之道!我同意!”
钟光邦也重重点头,眼镜后的目光充满了敬佩与决断:“师长深谋远虑,卑职叹服!此方案不仅破局,更是开创局面!我完全赞成!当立刻细化部署,准备实施!”
王林看着两位最亲密的战友统一了思想,心中最后一块石头落地。他沉声道:“好!既然你们同意,那我们立刻行动。参谋长,你立即草拟给丁伟旅和黄木生支队的命令,详细规定破袭目标、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和要求,第一阶段破袭战,五天后统一开始!”
“政委,你负责全军的思想动员和保密工作,此计划除我三人及执行关键任务的旅级主官外,绝不可泄露分毫!”
“我负责统筹全局,并细化第二、第三阶段的作战方案和兵力部署。这一次,我们要给畑俊六,给蒋介石,给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上的合肥,眼神锐利如刀,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座重镇在139师的铁拳下颤抖的模样。
“合肥,就是我等破局重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