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3章 撰写教材
第一卷 第63章 撰写教材 (第2/2页)“在学堂里将不再教授四书五经,也不会去钻研那些繁复的礼仪。”
“这里只留三门功课:格物探索、律法条陈,还有兵事筹谋。”
几乎等同于直接下战帖,推翻旧日儒学制度。
那些残存的士绅们,一个个捶胸顿足,大骂张猛是数典忘祖的乱臣贼子。
可他们的叫骂,根本挡不住底层民众的热情。
能读书识字,这在过去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更何况,这所学堂教的,全都是能安身立命的真本事。
学了格物,就能进神兵坊当工匠,拿高薪。
学了律法,就能去新成立的衙门当差,做人上人。
学了军略,更是有机会进入镇魔军,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远比那些之乎者也的空洞道理,更能打动人心。
仅仅三天,北府大学堂的报名点,就被挤得水泄不通。
草原上那些部族首领,也把自家最聪明的孩子送了过来。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叫文化,但他们懂,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掌握了未来。
张猛亲自为学堂撰写了一批教材。
他没有长篇大论,而是把所有复杂的东西,都变成了简单直白的故事。
一本叫《北境英雄谱》的书,成了所有学生的必读物。
里面既有为了守护部落,血战到底的草原英雄。
也有为了保卫家园,慷慨赴死的汉人名将。
他们不再有民族之分,只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北境的守护者。
张猛还将萨满教中对天地的敬畏,巧妙地融入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自然哲学。
在这种哲学里,开矿炼铁不再是惊扰龙脉的恶行。
而是人类顺应天道,利用自然之力,改造世界的壮举。
最关键的,是他废除了所有繁琐到毫无人性的儒家礼教。
取而代之的,是一部清晰实用的《公民守则》。
守则抛弃了过往那些空洞的三纲五常,写进来的只是最底线的权利和义务。
军人本身被要求以服从为本分,遵守纪律无人可以例外。
在这里,荣誉关乎生死。
那些甘愿为北境拼杀流血的人,必定会获得至高的敬意。
对于北境来说,真正的英雄往往诞生在无尽的征途与拓荒之中。
只有敢于驶向远方、带回资源和疆土的人才能得此称号。
这整份守则有一种疯狂的推进力。
甚至可以说像是无所掩饰的军国主义情绪。
表面上的温柔和体面在这里没有容身之地。
冷冰冰的利益标准才被正大光明地摆出。
任何心中的念想,梦想或者野心。
都只能靠自己的手脚去争取,甚至是拼搏到底地夺取。
对于苦苦习惯了循规蹈矩、讲求温顺和礼节的那些读书人来说。
这样的准则,简直像魔鬼才会竖立的教条。
不过,在社会底层没什么可失去,或是只想通过成绩证明自己的那一群人眼里。
这样的主张才算公平,也足以把沉寂的血性彻底点燃。
为了能将这套新学说,以最快的速度推广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