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烧结炉前难关破 潘兴甲前钨弹穿
第五章 烧结炉前难关破 潘兴甲前钨弹穿 (第1/2页)来的不是赵刚,而是他的作战参谋,一位姓徐的少校,眉宇间带着前线特有的风尘与焦灼。
“陈主任!”
徐参谋甚至没寒暄,直接铺开一张军事地图在陈致远的办公桌上,手指重重戳在朝鲜半岛中部的一个山地区域。
“长话短说,我们遇到了大麻烦。米国人的新式坦克,M26潘兴!”
他的指尖划过地图上几处标注了红色叉叉的地点:“我们的反坦克炮啃不动它的正面装甲!火箭筒射程不够,战士们靠集束手榴弹和燃烧瓶往上冲,牺牲太大了!”
徐参谋猛地抬头,眼睛布满血丝:“赵副部长命令我亲自来问你!你们红星厂,能不能想想办法?尽快搞出一种能打穿那铁王八的穿甲弹?!”
办公室里空气瞬间凝固。窗外车间的噪音似乎也遥远了。
陈致远的目光从地图上那些刺眼的红叉,缓缓移到徐参谋殷切而痛苦的脸上,最后落回脑海中那份需要2500积分的图纸上。
“能。”这个字脱口而出,没有任何犹豫。
徐参谋像是瞬间被抽空了力气,又像是被注入了无穷希望,一把抓住陈致远的手臂。
“需要什么?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部里全力支持!”
“首先要钨矿。”
陈致远语速极快,“高品质的黑钨矿或者白钨矿,至少需要两百公斤原矿进行精选提纯。
第二,需要一套小型高温烧结炉,如果国内没有,就用锅炉改造,我画图纸。
第三,需要抚顺特钢那边配合,试制一批新型号的高强度合金钢套。”
徐参谋迅速记录,听到钨矿时笔尖顿了一下:“钨?这东西太稀缺了!主要产地都在南方,而且…”
“而且大部分优质矿脉,抗战时期被日本人掠夺性开采,现在很多资料和库存都在…”
陈致远接口道,语气冰冷,“在毛熊专家管理的‘联合矿产公司’手里,对吗?”
徐参谋沉重地点了点头。
“那就请赵副部长想办法。”
陈致远手指敲了敲桌面,“这不是请求,是战斗任务。告诉他们,我们要造的是‘钨芯穿甲弹’!”
“钨芯?”徐参谋眼睛一亮,他是个懂技术的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没错。弹头外壳是淬火的高强度钢套,里面包裹着高密度、高硬度的碳化钨合金弹芯。它的穿甲能力,远超普通钢芯弹。”陈致远解释道,脑海中系统关于钨芯优点的数据流般闪过。
“好!我立刻回去汇报!你们抓紧准备!”徐参谋抓起帽子,风风火火地冲了出去。
消息很快在技术骨干中传开。周大山看着陈致远列出的设备清单,直嘬牙花子:“烧结炉?这玩意咱见都没见过啊!”
“没见过就造。”
陈致远摊开图纸,“原理不难,难的是温度控制和炉膛材料。用咱们炼钢的坩埚改制炉芯,外层加石棉保温,用柴油喷灯加热。控制系统我来想办法。”
他所谓的办法,自然是再次求助系统。
【高温炉精确温控系统(简易版)】需要300积分。他毫不犹豫地兑换了。
就在全厂为新的攻坚任务动员起来时,伊万诺夫又不请自来。
这次他的理由更加冠冕堂皇:“听说贵厂在攻关新型穿甲弹?根据我们社会主义阵营的技术共享原则,以及为了保障前线战士的安全,我方有义务对贵方的研发方向进行技术评估和安全指导。”
他带着人径直走向正在改造的烧结炉区域,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部件。
“陈主任,你们的勇气可嘉。”
伊万诺夫语气带着一丝嘲讽,“但穿甲弹是高度复杂的工业结晶,不是靠土法炼钢就能解决的。尤其是钨芯的烧结,温度控制差之毫厘,成品就谬以千里,甚至会引发炉膛爆炸。”
他看似好心地提醒,实则句句带着威胁和刺探。
陈致远不动声色地挡在核心的控制部件前:“感谢专家同志的关心。我们自有办法。倒是贵国管理的联合矿产公司,我们急需的钨矿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批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