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蓝鸮之恋 > 第21章 抚仙湖下大波那与青晶

第21章 抚仙湖下大波那与青晶

第21章 抚仙湖下大波那与青晶 (第2/2页)

帝贺心中暗自谋划着一项宏伟的计划——于抚仙湖畔兴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以便于阗国、精绝国的法师们前来弘扬佛法,满足西南部族信众的需求,进而将佛法东传的道路进一步拓展。此念自他在金莲山邂逅毕摩法师、白拉拉法师、白安安法师、白西西法师四位法师起,便在帝贺心中悄然萌芽了。
  
  一路上,帝贺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适合建造寺庙的地点。他时而驻足凝视湖光山色,时而与门愿法师、毕摩法师等人交流心得,探讨如何选址才能让寺庙与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行至半途,帝贺为抚仙湖的胜景所沉醉。湖水澄澈,仿若一面硕大的蓝宝石镜,倒映着苍穹与周遭山峦。轻风徐来,湖面荡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如诗如画,五彩斑斓,美不胜收,仿若世外桃源,其美胜天。
  
  (画外音VO)
  
  (第五空间萤火虫小鸮: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境内,是我国有名的淡水湖,这里的水质极佳,湖水清澈见底,最深处达155米,平均深87米,透明度达7-8米。湖内出产20多种经济鱼类,其中以抗浪鱼最具盛名,它也是抚仙湖的名贵特产。
  
  抚仙湖形状如一个倒置的葫芦,沿湖山川秀丽,胜景很多。南面山间的海门河,仅长1000多米,隔山连江川的星云湖,河中段有一堵伸到水面的褐色石壁,称“界鱼石”。抚仙湖有唯一的一座岛屿孤山岛,周边往南临近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遍历华夏山川湖海至此,不禁慨叹:“滇山唯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唯抚仙湖最清。”)
  
  或许是因为刚刚顿悟,帝贺对抚仙湖的感受变得格外深刻。他觉得这湖水不仅美丽,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禅意。湖水看似柔弱,却又有着无比的坚韧;看似无形,却又包容万物。这种似无而有、不落行迹的特质,让帝贺联想到了佛法的深邃与广博。
  
  在这样的环境中建造寺庙,无疑是再合适不过了。寺庙可以与湖水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们在这里感受到佛法的慈悲与智慧。
  
  帝贺越想越觉得兴奋,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座宏伟的寺庙矗立在抚仙湖畔,香火缭绕,信徒云集。而这一切,都将从这次行脚之旅开始。
  
  行脚至笔架山脚下。抬眼望去,只见山势起伏,三峰鼎立,宛如一座巨大的笔架横亘眼前。山上万树松柏郁郁葱葱,犹如波涛汹涌的绿色海洋,滔滔不绝地向人扑来,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门愿法师被这壮观的景象所震撼,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心想:如此美景,若能在此建一座寺庙,让更多的人前来感受这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岂不是一件美事?
  
  于是,门愿法师决定在此停留,选址建庙。经过一番精心挑选,他最终选定了一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作为寺庙的地址。这里不仅可以俯瞰整个笔架山的美景,还能感受到山间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门愿法师素来喜爱松柏,即为其取名为“万松寺”。
  
  经过深思熟虑,帝贺心中早已有了一个计划,他最终决定调派张鹏及其士兵前来建造“万松寺”,并由他个人承担建庙的全部费用。这个想法在他脑海中盘旋已久,如今终于有机会向五位法师一一道来。
  
  当帝贺将这个计划告诉五位法师时,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欣喜和赞赏的神色。师父们纷纷称赞帝贺的善举,认为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待门愿法师知晓楚王山浮屠祠乃张鹏及其部众所建时,其内心更为愉悦,只因如此便可依浮屠祠之地宫设计,于万松寺建造同样地宫,以安放恩师慈光大德之真身舍利。
  
  帝贺谦虚地表示,这只是他为了弘扬佛法、造福众生所尽的一点绵薄之力。他希望通过建造这座寺庙,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佛法的慈悲和智慧,从而得到心灵的慰藉和启迪。
  
  鉴于夜幕已然降临,众人决议于笔架山上“安营扎寨”,度过一宿,待次日拂晓再继续行脚。
  
  翌日清晨,帝贺于笔架山上,凝眸遥望对面山峦主峰,恰似一朵绽放的莲花,令人心生欢喜。墨痴告知该山名为“碧云山”,其曾于芒种时节至此小住,发觉在碧云山向北的抚仙湖西岸,有数十个鱼洞,洞中抗浪鱼数不胜数,极易捕获,其味甚美。
  
  帝贺闻之有美味抗浪鱼可食,心想那自幼于岱山岛长大、喜食鱼之戴惊鸿妹妹,此番可有口福了,遂催促众人急速前行。未及一个时辰,众人便已行至碧云山下。
  
  于碧云山莲花峰之巅,帝贺极目远眺,目光穿越层层云雾,最终落在了南方的湖面上。墨痴站在帝贺身旁,手指向湖中一座孤零零的小岛,轻声说道:“此孤山岛,乃抚仙湖唯一之岛屿也。”
  
  帝贺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那座小岛在南面的湖水中显得格外突兀,仿佛是被遗忘在这浩渺湖面上的一颗明珠。
  
  帝贺凝视着孤山岛,心中竟涌起一股莫名的恍惚感。他仿佛能透过那平静的湖面,看到在那烟波浩渺的水面下,孤山岛的湖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在那厚厚的淤泥之下,似乎覆盖着一块块巨大的石头,它们静静地沉睡在湖底,历经岁月的沧桑。
  
  帝贺的想象力如脱缰野马般驰骋,他仿佛看到了在那湖底的巨石之下,隐匿着大规模的古建筑遗迹。这些遗迹或许是一座古老的王城,或许是一座神秘的宫殿,又或许是一段被历史尘封的故事。
  
  随着帝贺的思绪愈发深入,那段神秘莫测的历史也渐渐在他眼前浮现。他仿佛看到了古代的人们在这座孤岛上生活、劳作,他们的欢声笑语在湖面上回荡。然而,不知为何,这座岛屿最终被遗弃,沉入了湖底,成为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而后帝贺的耳畔清晰地传来“大波那”三字。帝贺正当以为是幻听,却见门愿法师步履沉稳地走来,沉声道:“‘大波那铜棺’便在这孤山岛湖底。”
  
  如此看来,那传说中的“青晶”应该就藏匿在这孤山岛的湖底深处。帝贺心中暗自思忖着,他原本打算催动手中的禹羌琉璃法杖,施展出强大的法力,将那青晶召唤出来,使其回归原位。
  
  然而,就在帝贺即将发动法杖之时,一旁的门愿法师突然伸出手臂,拦住了他的动作。帝贺见状,不禁眉头微皱,面露疑惑之色。
  
  门愿法师见状,连忙解释道:“帝贺施主,这禹羌琉璃法杖或许能唤出那青晶,但同时也会引动湖底的‘大波那铜棺’及其镇封的一只极其凶猛的妖龙。”他的声音低沉而凝重,透露出一丝担忧。
  
  帝贺闻言,心中一惊,他自然知道“大波那铜棺”的存在,但他并不知道“大波那铜棺”封印着一只极其凶猛的妖龙。
  
  门愿法师继续说道:“目前,这铜棺还不能‘出水’,它仍需留在湖底,镇压住那妖龙,以保护这一方百姓的安宁。若此时强行召唤青晶,恐怕会引发‘大波那铜棺’的异动,导致妖龙逃脱封印,后果不堪设想。”
  
  帝贺听后,沉默片刻,他意识到门愿法师所言不无道理。虽然青晶对于他来说至关重要,但相较于这一方百姓的安危,他还是决定暂时放弃召唤青晶的念头,且待戴惊鸿的青绿玉簪前来,再召唤青晶不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