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224章 古代收徒规矩多

第224章 古代收徒规矩多

第224章 古代收徒规矩多 (第1/2页)

锣声和喊话声在清晨寒冷的空气里传得老远。
  
  谢广福此刻正坐在那张宽敞的北美黑胡桃木长桌前吃着早餐,热气腾腾的小米粥,腌渍的小菜,还有李月兰煎的荷包蛋,一顿早餐吃得温暖又舒坦。
  
  刚放下碗筷收拾好桌子,谢三河就来了。
  
  他如今简直是谢广福家的常客,没事就来,态度永远是那么卑微恭敬,见到谁都客气有礼,一口一个“广福叔”、“月兰婶子”、“锋哥”、“芝芝妹妹”、“小文”,礼数周到得挑不出一点毛病。
  
  “广福叔,您吃好了?那个……我家刚去窑区把砖拉回来了,就堆在宅基地那儿。这……这暖房具体该怎么起,心里还是没底,想来请您过去给指点指点,就一会儿工夫,您看成吗?”
  
  谢三河搓着手,眼神里满是期盼和小心。
  
  谢广福看着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小子哪是单单来问暖房的事情?分明是对建房子着了迷,想拜他为师学真本事。
  
  他观察谢三河也有些日子了,这小子确实机灵,学东西快,干活也肯下死力气,没什么偷奸耍滑的坏心眼。
  
  但是,谢广福心里清楚,收徒?在古代,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古代的“拜师”,绝非现代交钱上课那么简单,这是一场近乎“人身依附”的绑定。
  
  一旦拜师,徒弟在宗法意义上就成了“半子”,甚至“半奴”,师徒之间被“孝”与“恩”两根绳索紧紧捆绑一辈子。
  
  规矩也大得吓,拜了师等于把人生一半股份“过继”给师父。
  
  名分上,还得写一张近乎卖身契的“门生帖”,声明“天灾病累,各听天命,不与师责”,有些规矩还要求徒弟改口叫“父亲”,谢广福光是想想就觉得有些心里发毛,他都有两个儿子了,再多半个儿子,实在是无福消瘦。
  
  而且拜师后的礼数也要讲究,凡是春节、端午、中秋和师父生日,统称“四节”,每节先给祖师牌位磕头,再给师父师母行“四拜八叩”,这待遇与亲爹持平。
  
  进门头两三年身份是“徒”,只管饭、没工钱,挑水、劈柴、扫鸡粪全包,后两年升“弟”,才领一年一双布鞋的“鞋脚钱”。
  
  出门做工,最重的工具箱徒弟扛,回客栈师父不睡徒弟不能坐,主家赏的红包悉数上交,师父拿大头,师兄分小头,小师弟连边都摸不到。
  
  还有一大堆谢广福想都不敢想的日常规矩,什么早晚问好,咳嗽了要端痰盂,出门要温酒伺候,病了亲自端屎尿,偷懒就被踢出门之类的,谢广福自问,要是自己这么折腾徒弟,李月兰第一个囊死自己。
  
  收徒弟这事,麻烦啰嗦还操心,他可得好好的琢磨一二。
  
  谢广福收回思绪,看着眼前眼神热切的谢三河,暂时按下这些复杂的念头,决定先看看他的实操和悟性。
  
  “行,走吧,去看看。”他站起身。
  
  到了谢三河家的宅基地,青砖已经整齐地码放在一边,谢三河的几个亲戚也都在,显然是想跟着学一手。
  
  谢广福也不藏私,拿起一块砖,就开始讲解:“暖房地基不用太深,但一定要平……砌墙的时候,注意留出夹墙的空腔,宽度大概一尺……烟道的入口要留在屋外,出口要高……”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
  
  谢三河听得极其认真,眼睛都不眨一下,还时不时提出一些虽然浅显的问题:
  
  “广福叔,这夹墙里要不要塞点东西保暖?”
  
  “烟道拐弯的地方,会不会容易堵?”
  
  谢广福一一耐心解答,心里暗暗点头,这小子确实动了脑筋,有点天赋。
  
  更难得的是,谢三河对谢广福的话简直是奉若圭臬,那种极度的认可和推崇,几乎写在了脸上。
  
  花了些时间,谢三河明显已经理解了这种结构简单的暖房该如何建造。
  
  谢广福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嗯,不错,理解了就好,以后村里谁家起暖房有不懂的,你就多去看看,帮着指点一下。”
  
  这话里的意思,隐隐有让谢三河多积累经验、甚至有点“暖房小管事”的意味了。
  
  谢三河一听,喜出望外,连忙保证:“哎!谢谢广福叔!您放心!我肯定好好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