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网友乱磕CP
第242章 网友乱磕CP (第1/2页)两人并肩在街市上晃悠,两旁店铺全是卖纸卖笔卖字画的,这个时候接近十一月底,各地举子陆续抵达云槐县,或是投宿、或是温书、或是斗诗。
大宁朝最近一次统考会试定在明年二月,放榜后紧接就是三月殿试,所以大宁朝各地的举人最迟必须在今年十一月动身前往京城附近住下。
因此十一月到明年二月也是云槐县“赶考潮”最热闹、客栈最贵、茶肆论战最激烈的时段。
虽然因为灾情,考生比以往少了一些,但街道上还是随处可见穿着长衫、手持书卷的学子,茶馆酒肆里经常能听到关于诗词歌赋、经义策论的争论声。
空气中仿佛都飘着墨香和一种昂扬又焦虑的氛围——那是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对未来的期盼与压力。
两人闲逛中还去了四大书院门前“打卡”,仰望着那些古朴庄严的门楣,感受着沉淀其中的文脉与厚重。
谢文在崇实书院门口驻足良久,这是沈砚想要推荐给他的书院,他自然是心向往之的。
他们还尝了县城最有名的甜水铺子的甜汤和桂花糕,甜滋滋、凉丝丝的滋味让谢秋芝忍不住打包了一些回去给李月兰尝尝。
投宿的学子们挤满了县城的大小客栈,带着各地的口音,谈论着学问和前程,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古代“赶考图”。
桃源村的牛车这几天里来了三趟,不仅运来了近九车木炭,最后一趟还把张林木和张秋笙父子给拉来了。
李月兰早就盼着他们了。
在空旷的店铺里,李月兰拿着笔和纸,详细地跟张林木父子比划着自己想要的货柜和架子的样式、尺寸。
她完全是以现代超市和精品店的陈列标准来要求的:要多层展示架、要有带锁的抽屉来存放贵重物品和银钱、还要有高低错落的柜台方便顾客浏览……
张林木听得极其认真,不时提出一些工艺上的建议,而张秋笙则眼睛发亮,他觉得李月兰的这些想法虽然奇特,但极具巧思,若能实现,定能让店铺在布局上就增色不少。
两人拿着尺子,仔细地量遍了店铺的每一个角落,记下了所有需要的尺寸。
下午,量完尺寸、敲定大致方案的张林木父子,就坐着谢家的马车一起回桃源村。
谢锋在外面赶车,车厢里塞了五个人:谢广福、李月兰、谢秋芝、谢文,再加上张林木和张秋笙父子,显得有些拥挤。
张秋笙显然极不习惯和这么多人,尤其是还有年轻姑娘,挤在这样一个密闭的小空间里。
他尽可能地缩在角落,背脊挺得笔直,目光垂视着自己放在膝盖上的双手,那双手因为长年做活而带着薄茧,却修长有力。
他的耳廓从上车起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红,并且那红色有向脖颈蔓延的趋势,任谁都看得出他的局促和紧张。
李月兰看着他害羞的模样,觉得有趣又心疼,便主动找话,想让他放松些:
“秋笙啊,今天真是辛苦你们爷俩了,跑这一趟。等忙完了,婶子一定请你们好好吃一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