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判决
第十二章 判决 (第1/2页)2002年7月,蝉鸣刺耳的晌午。
杜若从县城汽车站走出来时,热浪扑面而来。她没通知任何人,径直去了法院。
起诉手续办得很快。法官抬头看了她一眼,问:“还是决定离?”
“离。”杜若声音很轻,但没半点犹豫。
走出法院,她回了杜家。父母见她突然回来,先是一愣,随即慌了神:“你怎么这时候回来?李家要是知道了——”
“知道就知道。”杜若蹲在井边搓衣服,水花溅湿了她的布鞋,“我这次回来,就没打算躲。”
可她没想到,李家的人来得这么快。
傍晚,李母牵着安安出现在杜家院门口。杜若抬头时,正对上女儿怯生生的眼睛——安安瘦了许多,头发枯黄,手腕细得仿佛一折就断。
“阿若啊,”李母挤出笑容,声音刻意放软,“你和宏儿闹成这样,我心里不是滋味……孩子们不能没有亲妈。”
杜若没接话,嘴角扯出一丝冷笑。
李母被她笑得心虚,硬着头皮继续道:“虽说他们爷俩犯浑,但我对你是掏心窝子的,我把你当我亲女儿看待呢。”
“是吗?”杜若终于开口,声音凉得像井水,“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我心里都有数。你的大恩大德,我没齿难忘。”
李母被她盯得后背发凉,干笑两声,把安安的手往杜若手里一塞:“孩子想妈了。”说完,匆匆转身走了,脚步快得像逃命似的。
杜若低头看着安安,喉咙发紧。她蹲下身,轻轻摸了摸女儿的脸:“认得我吗?”
安安眨了眨眼,没说话,只是往她怀里靠了靠。
两个月后,隔壁二太爷的葬礼。
李家借着奔丧的由头,浩浩荡荡来了十几口人。杜若本不想去,可农村规矩大,不去反倒显得心虚,只得带着安安去了。
杜若帮着母亲蒸祭奠用的馒头,安安在院门口玩石子。等她们发现时,地上只剩几颗孤零零的石子。
“安安呢?!”
院子里乱哄哄的,没人注意一个孩子。杜若疯了一样挨个屋子找,最后在村口听人说,看见李宏抱着个孩子往李家沟方向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