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8章 说服与妥协
第一卷 第158章 说服与妥协 (第1/2页)李厂长的加急电报像一道催命符,林凡不敢耽搁,立刻安排南下考察团其他人继续按计划进行市场调研和设备询价,自己则带着核心的几个人,连夜登上了北上的火车。
一路上,林凡的心情有些沉重。“争议大”三个字,已经说明了厂里乃至更高层面对此事的态度。他知道,这次回去,将是一场硬仗。
几天后,风尘仆仆的林凡直接走进了李厂长的办公室。李厂长看上去憔悴了不少,眼袋很深,显然这几天没少操心。
“回来了?坐。”李厂长指了指沙发,扔给林凡一支烟,自己也点上一支,深深吸了一口,才吐着烟雾说,“你小子,在南方搞得风生水起,我在四九城可是替你顶着雷呢!”
“厂长,给您添麻烦了。”林凡诚恳地说。
“麻烦?何止是麻烦!”李厂长苦笑一声,“你那份报告,在厂党委会上差点炸了锅!刘副书记当场就拍了桌子,说你这是‘歪门邪道’,‘动摇国本’,是要把社会主义的家底分掉!好几个老资格也附和,说从来没听过这种搞法,风险太大,坚决不能同意。”
林凡默默听着,这些反应在他意料之中。
“当然,也有支持你的。”李厂长话锋一转,“管生产的几个副厂长和技术总工,都觉得南方市场机会难得,不能因为资金问题就放弃。他们认为你那‘集资’的想法虽然大胆,但特区情况特殊,可以尝试,关键是把握好度。”
“那部委那边……”林凡更关心这个。
“就是因为争论不下,我才把皮球踢给了部里。”李厂长叹了口气,“部里领导的态度也很微妙。一方面,他们非常欣赏你在南方取得的成绩,认为这是国企改革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但另一方面,对你提出的‘集资’方式,也非常谨慎,甚至可以说是……担忧。”
他压低了声音:“有领导私下跟我说,林凡同志想法是好的,闯劲也足,但这种方式太敏感,很容易被扣上‘私有化’的帽子。现在全国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想当第一个踩地雷的。”
办公室里的气氛有些凝滞。林凡知道,他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不是市场,而是意识形态的枷锁。
“厂长,我明白领导的顾虑。”林凡深吸一口气,开始他的说服工作,“但是,南方的机遇稍纵即逝!王指挥那边等着我们的钢材盖楼,我们晚上一天,市场就可能被其他人占领!银行信贷额度紧张,审批流程漫长,等贷款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