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陛下!臣有本奏!
第85章 陛下!臣有本奏! (第1/2页)“储君培养势力,本是题中应有之义。只是其手段……愈发老辣了。明日朝会,且看他如何说辞。若他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说服百官,那便是他的本事。若不能……”
他未尽之语中,带着一丝冷意。
梁国公府。
房玄龄亦在第一时间得知了消息。
他抚着长须,喃喃自语。
“李素立并非上上之选,但或许是眼下对太子而言,最‘安全’的选择。不用牵扯关陇、山东诸大族,用了宗室远亲,陛下那里也容易通过。更关键的是,此人易控。”
他目光中带着一丝忧虑。
“只是,西州乃虎狼之地,非仁厚守成之吏所能镇抚。若李素立不堪其任,延误了开发大计,太子的声望恐将受损。此举,福祸难料啊。”
御史台,褚遂良值房。
褚遂良看着手下御史抄录来的太子奏疏内容,眉头紧锁。
“荒谬!”他低声斥道。
“西州要地,岂是庸碌之辈可以滥竽充数之所!太子以‘稳’为名,行任用私人之实,此风断不可长!”
他当即提笔,开始草拟奏疏。
无论太子背后有何深意,举荐一个明显才不配位之人担任如此要职,他身为谏官,必须直言进谏!
寅时刚过,长安城还笼罩在浓重的夜色里,皇城承天门外却已是冠盖云集。
今日是常朝,九品以上文武官员皆需到场。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日的凝重。
许多官员低声交谈着,目光却不时瞥向站立于储君专属位置上的太子李承乾,以及文官班列中略显肥胖的魏王李泰。
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今日朝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便是西州黜陟使的人选。
而太子举荐李素立的消息,早已在特定的圈层中传开,引发了无数暗流。
李承乾站立在原地,右脚脚踝的旧伤让他站得并不轻松,他维持着身体的平衡,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只有微微抿紧的嘴唇,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那一道道或明或暗投来的目光,有好奇,有审视,有冷漠,更有不易察觉的敌意。
他这个太子,看似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则如履薄冰,周遭皆是深潭。
辰时初,钟鼓齐鸣,李世民御临太极殿。
繁琐的礼仪过后,朝会进入正题。
几项常规政务很快处理完毕,殿内气氛不知不觉地收紧。
端坐于御座之上的李世民,目光平静地扫过丹墀下的群臣,最终落在李承乾身上,缓缓开口。
“西州设立黜陟使总揽其事,乃既定国策。日前,太子举荐秦州都督府司马李素立出任此职。今日,诸卿可各抒己见。”
来了。
李承乾心头一紧,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出列半步,垂首恭立,做出聆听圣训与朝议的姿态。
他依照计划,用平稳的声调,将奏疏中陈述的理由再次清晰复述了一遍。
“……儿臣愚见,西州初开,首重稳定。李素立乃宗室疏属,忠诚可鉴,性情沉稳,处事循规,尤重上命。以此等持重之臣前往,可稳扎稳打,巩固根基,避免急于求成反生纰漏。此乃儿臣浅见,恭请父皇圣裁,亦请诸位大臣评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