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1章 人事调整动议
第一卷 第61章 人事调整动议 (第1/2页)第二天上班后,吴志远向徐有为汇报了昨晚梁丹丹使用美人计却自取其辱的事,并特意说了小车司机黄师傅是耿冬青亲戚的事。
徐有为皱起眉头:“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志远,耿冬青在这个位置上,我们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必须尽快换掉!
司机也要立刻换掉,身边人的忠诚是底线。
这件事,交给你去办,务必物色一位背景清白、忠诚可靠的师傅。”
吴志远连忙应承下来:“好的,徐书记,我这就着手去做。”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沈辰林来了。
沈辰林四十出头的年纪,与吴志远差不多大。
他是从省委组织部下来的,徐有为在省委政法委工作期间,就与他认识。
两人虽然算不上关系亲密,但也是老熟人。
吴志远为沈辰林泡茶后,回到自己办公桌。
市里这次拟提拔、调整一批处级领导干部,市委组织部提出人选。
徐有为看了名单,说道:“辰林部长,这份调整方案,你们组织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辛苦了。”
沈辰林恭敬地说:“徐书记,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方案是根据市直和县区班子结构需要、干部个人表现和轮岗交流原则初步拟定的,请您审阅把关。”
每一次人事调整都是一次权力的再分配和各方势力的博弈。
徐有为初到龙城,对干部情况尚在熟悉阶段,如此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无疑体现了市长艾昆和副书记张笑天安插亲信、试图巩固其影响力、甚至扩张地盘的意图。
这是趁他立足未稳,进行的一次重要权力布局。
这哪行呢?必须牢牢把握人事主导权。
徐有为话锋一转:“干部工作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关系到龙城的长远发展和全局稳定,需要慎之又慎。
我刚到龙城不久,对许多干部的能力、业绩、群众基础还需要更多时间深入考察了解。
我的意见是,这次涉及面较大的调整,暂且推迟一段时间进行。
或者,进行小范围的调整。你看如何?”
沈辰林面现难色:“徐书记,龙城情况有些特殊,何家平年初出事后,人事调整一直处于冻结状态,直到您到任后才解冻。
如果再次全面推迟,恐怕会影响一些单位的正常运转,也可能影响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
徐有为心中沉思,完全冻结调整不现实,也会授人以柄,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打破艾昆、张笑天的预设方案,又要照顾各方利益。
于是,他缓缓说道:“辰林部长,你说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这样吧,全面调整可以暂缓,但针对空缺时间过长、在重要岗位上任职年限过长的职位,可以优先考虑。
请组织部重新梳理一下,提出一个小范围的调整方案。”
沈辰林顿时明白了,徐有为同意进行小范围调整,是在确保抓住干部调整主导权的同时,展现灵活性。
徐有为是市委书记,自然有这个权力。
于是,他说道:“好的,徐书记,我们重新梳理,尽快拿出一个新的调整方案报您。”
顿了顿,沈辰林试探道:“徐书记,在重新拟定方案时,您对具体岗位或者人选有没有什么原则性的要求或者侧重考虑?”
徐有为正色道:“辰林部长,干部选拔任用,核心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你们组织部门从严把握。
还有,对于在重要岗位上任职时间较长的同志,要轮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