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邪修【下】
第69章:邪修【下】 (第2/2页)与此同时,会议室里的导演组也在讨论张鸿刚才的表现。
“演技不错,很有灵性。态度也没得说,还愿意体验生活。人物理解也很到位,对儒家经典也是张口就来,国学造诣不低,有书生才子的韵味。”
孔深先是总结了一通优点,然后才道:
“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有点年轻了!”
闻听此言,一旁的张开宙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确实,剧本虽然对原著做了改动,可是梅长苏的年龄却没改。
林殊19岁在梅岭死里逃生,假死十三年,32岁以梅长苏之名回京翻案。
而张鸿今年才25岁,相比于梅长苏确实有点年轻了。
最关键的是胡戈是82年出生,今年刚好32岁。
从年龄角度来说,胡戈确实比张鸿更适配。
但副导演孙墨龙忍不住摇了摇头:
“年龄这块我觉得问题不大,梅长苏的人物画像是青年才俊,是丰神俊秀的麒麟才子、江左梅郎,不是中年谋士形象。”
“年轻一点没关系,这点差异让化妆师设计一个显老的妆造就行了。”
相比于胡戈,孙墨龙还是更加欣赏张鸿的试镜表现。
并且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理由,那就是片酬:
“胡戈84万/集,张鸿40万/集。”
“胡戈的片酬是张鸿的一倍还多,这里面可差不少钱。”
不是孙墨龙小气,而是像《琅琊榜》这样的大型项目牵扯太大了。
毕竟《琅琊榜》可是足足有54集,作为男一号的梅长苏戏份占总篇幅六成左右,就算往少里算也有32集的时长。
也就是说如果选胡戈,那么《琅琊榜》剧组至少要给三千两百万的片酬。
可若让张鸿来饰演梅长苏,那么一进一出就能给剧组节省至少一千六百万。
甚至由于张鸿的议价空间不大,剧组这边谈一谈说不定还能往下压。
因为就算是30万/集,一部《琅琊榜》演下来张鸿也有一千万片酬了。
如此一来,剧组光是在他头上就能省出两千万的开支用在别的上面。
要知道《琅琊榜》的总制作成本为1.1亿元,两千万可不是个小数目。
此前正午阳光团队就一直坚持将演员片酬控制在总成本的五成左右。
别小看这个数字,眼下圈内一大半剧组基本上都做不到这点。
可如果按照孙墨龙的建议,那么这次他们完全能将片酬控制在成本的40%。
将这挤出来的10%开支用在拍摄上面,说不定又能把画面质量提升几分。
……
不得不承认,孙墨龙的理由实在太强大了。
他简单算了一账后,导演组的几人都忍不住有所意动。
在听了半天之后,孔深挠了挠乱糟糟的胡子也终于开口:
“抛开年龄不谈,张鸿和胡戈的试镜表现差不多。”
“不过考虑到后续项目,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用张鸿。”
言及此处,他忍不住轻叹道:
“扮成熟好说,装嫩就难搞了。”
见他这么一说,导演组几位顿时明白孔深在说《伪装者》这个项目。
虽然《伪装者》还在筹备,开拍还为时尚早,可是项目早已经通过了,一直在稳步推进,甚至这次选角本来就也有替《伪装者》挑演员的意思。
哈,一次签两部剧,剧组压价都能多几分底气。
而孔深的话也让制片人侯宏亮深以为然。
实际上这是圈内最大的难点,很多影帝影后都栽在扮嫩上面。
与演技无关,实在是岁月的痕迹无法掩饰,且很难消除。
胡戈出演梅长苏或许没问题,可是让他来演明台就有点老黄瓜装嫩的意思了。
尤其是胡戈经历过生死之后气质大变,已经没有年少时的意气风发了。
说实在的,让胡戈来饰演明台侯宏亮还真有点放心不下。
当晚,经过孔笙、侯宏亮、李鳕等人的再三讨论,终究还是让人给张鸿打去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