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网红经济
第197章 网红经济 (第1/2页)我站在一旁观察何诗雨的直播方式,发现她的探店模式确实与众不同。
她没有像其他网红那样对着镜头夸张地赞美,而是像和老友聊天般自然。
“很多粉丝问我,为什么专挑骑手常去的店探店?”她对着镜头笑了笑。
“因为在我们这行,能被骑手长期光顾的苍蝇馆子,一定不简单。”
“我们内部评分主要看三点:骑手最爱吃、食材新鲜度、价格实惠。像王姐面馆,这三项都在4.8分以上。”
弹幕立刻活跃起来:
“怪不得!骑手最懂哪里好吃又实惠!”
“求推荐其他高分店铺!”
何诗雨指着屏幕上的评分细则:“骑手最爱吃这一项,必须是超过十个骑手自发推荐的店才能入围。”
“食材新鲜度要看每天备货情况,像王姐家采购肥肠都是当天生鲜市场现买的,面条也是现做的。”
“价格实惠就更不用说了,我们骑手自己吃饭,最看重的就是性价比。”
这时正好有个骑手来取餐,何诗雨顺势叫住他:“李师傅,你说说为什么爱来王姐这吃饭?”
骑手憨厚一笑:“实惠啊!十五块钱的肥肠面,肉多量足,汤头还鲜。我们跑单的,就图个吃得饱又吃得好。”
何诗雨转向镜头:“看,这就是最真实的评价。有些网红店装修漂亮,但我们骑手从来不去吃,为什么?价格虚高,分量还少。”
我看着这一幕,忽然明白了她这套评分体系的妙处。
骑手既是餐饮行业的参与者,又是最精明的消费者,他们的选择往往最能反映一家店的真实水平。
直播间隙,我走到她身边:“你这三个维度选得很准。”
“豪哥,这是我们天天在路上跑的人最懂的。骑手愿意自掏腰包去吃的店,肯定错不了。”何诗雨笑着回应。
“要不要把评分做得更系统些?”我提议。
“其实已经在做了。”她给我看手机里的评分系统。
“比如食材新鲜度这一项,我们会参考店家每天的采购时间、剩菜处理情况”
直播间里,观众对这套评分体系表现出极大兴趣。
一条弹幕说:“这个评分太实用了!比那些收了钱的探店博主靠谱多了!”
看着她自信满满的样子,我知道,这个坐在轮椅上的姑娘。
正在用最接地气的方式,重新定义美食探店的标准。
当然,最让我欣慰的是,王姐的面馆总算暂时摆脱了倒闭的危机。
我站在柜台旁,看着王燕在灶台前忙得团团转。
这种久违的忙碌景象,我已经很久没在这家小面馆见过了。
王姐朝我招手,“小陈,你过来一下,肥肠快见底了,这可怎么办?”
我走到灶台边,只见那口炖着肥肠的大锅已经见了底。
面馆里的客人依旧络绎不绝,门口还排着长队。
“面倒是可以现做,可这肥肠......”王姐显得有些无措。
“我每天就去市场采购那么多,做完就没有了。”
这是王姐头一回遇到这样的场面,店里的客人比平时多了好几倍,连门外都还排着长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