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闲聊
第9章 闲聊 (第1/2页)母女二人在天色变黑前回到了他们一家子住的偏房,这里住着的都是白家的奴才,都是拖家带口的,哪里够住?
他们分的偏房还算大,里外隔成了两间,里边住的是母女三人,外边住着父子两人,没啥家具,就两根矮凳子跟一张竹编的面儿的小桌子,就这就没啥落脚的地方了。
一家五口的衣服跟家私,都在里屋的床底下放着。
两口樟木箱子,就是一家五口的私产了。
因着太挤,闻狗儿就托人弄来一些竹席,在廊下隔出一个小棚子,里边放了一个黄泥包着的破陶罐改的小炉子,填上些木柴,也能热个菜温水,旁人瞧着不错,就都置办了起来,只大多不像闻狗儿这样专门弄个棚子遮风挡雨,毕竟他们这些奴才吃都在府里吃,炉子多是用来冬日里温水烤火的。
张秀芳带着柳叶回了院子,一路上小心避着人,她在厨房里做灶头,不知道惹得多少人眼红,每每带些吃食回来,都会再三小心。
夫妻两个都是谨慎的,也正是如此,闻狗儿弄炉子的时候才会搭棚子,有个棚子遮挡,别人即使是闻着啥味儿,没瞧见实在的物事,也只是猜测而已。
母女两人回来的时候,屋里已经点起了油灯,是闻家大女儿闻兰草回来了。
绣房里做活,按天光来,因此是一家人里起得最晚回来得最早的。
见阿娘带着妹妹回来了,兰草就上前接过两人手上的食盒,关切的问道:“柳叶儿今天去了厨房,可还好?”
张秀芳道:“她嘴甜,阿哥、阿姐的叫着,再加上我是灶头,哪有不好的,哄的许师傅的两个儿子将自家的大骨头都给了她,她就给你们带了回来。”
兰草一听,就打开食盒,瞧见带肉的骨头跟冻汤,就笑了起来,有些自豪道:“柳叶儿嘴巧,讨人喜欢,不比我在外闷着不会说话。”
听她这样说,张秀芳就叹气道:“你跟你阿弟都随了我,遇到不亲的不熟悉的,就不大敢说话,不像你爹跟你阿妹,好话张嘴就来,走哪都混得开。”
兰草听了这话,就摸摸柳叶的脑袋:“阿妹聪明,平日里阿爹带些写了字的书页回来,上面的字她总是最先学会,最先记牢的。唉,要是咱们家能科考就好了,我做活儿供阿妹上学堂,学些字,再学些算术,不说考个秀才、俊才,做个账房也是可以的,不必在厨房日日劳累。”
柳叶听兰草又这样说,就拿老话搪塞道:“阿姐,我那点小聪明,比不得真正的俊才,考科举更是不敢想的,跟着阿爹囫囵读完千字文、三字经,能够认识些字,拿着筷头划拉几笔,已经比旁人强了,再说了,厨房好呀,不怕冷,不怕饿。我今儿个守在灶前,暖烘烘的,可舒服了。”
兰草见柳叶一副回味的模样,眉头也舒展开来。
说了一会儿话,借着外边还有点天光,母女三人升了火,弄了个陶锅将骨头汤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