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白虎八宫,直面心底的恐惧
第20章:白虎八宫,直面心底的恐惧 (第1/2页)白虎雕像盘踞在陪葬坑西侧的高台上,足有五丈之高,虎身由整块墨玉雕琢而成,在阴影里泛着冷硬的光泽,唯有虎目是两颗拳头大的夜明珠,幽幽地散发着绿光,与周遭陪葬坑的暖光格格不入。
“这石虎……看着就不好惹。”阿鬼握紧刀柄,盯着石虎脚下的石台,那里刻着“白虎噬煞,兵戈永歇”八个秦篆,字缝间凝结着暗红色的锈迹,像干涸的血痕。他指尖划过刀鞘上的纹路,那是师父生前亲手刻的护符,此刻竟微微发烫,像是在预警。
苏烈绕着高台走了半圈,用工兵铲敲了敲虎爪旁的地面:“底下是空的,听声音,像是有暗室。”话音刚落,石虎突然发出一声低沉的咆哮,并非石质摩擦的钝响,反倒像真虎嘶吼,震得人耳膜发疼。陪葬坑顶的尘土簌簌落下,在火光中划出细密的弧线。
洛璃立刻按住林野的手臂:“别动!你看石虎的眼睛,绿光在跟着我们的移动方向转!”她指向虎爪下的石台,“石台上有七个凹槽,形状和地脉之心的碎片能对上,说不定要把碎片嵌进去才能启动机关。”她指尖在袖中摩挲着一块月牙形的玉佩,那是母亲留给他的遗物,据说能镇住邪祟,此刻玉佩的凉意正顺着指尖蔓延,让她纷乱的心绪安定了几分。
林野尝试将地脉之心靠近最近的凹槽,石虎的绿光骤然亮了几分,虎嘴缓缓张开,露出里面漆黑的洞口,一股森冷的寒气扑面而来,与陪葬坑的燥热形成强烈对比。他嗅到寒气中夹杂着淡淡的檀香,那是师父生前最爱的味道,顿时心头一紧——难不成这洞口连通着师父的旧居?
“这是‘噬煞口’。”林野想起月记里的记载,“月记说,白虎八宫是‘试心关’,闯入者需直面内心的恐惧与执念,若心神动摇,就会被虎口中的煞气吞噬,化作石虎的养料。”他话音刚落,就见苏烈突然低喝一声,面前凭空出现一道虚影——那虚影和苏烈长得一模一样,手里也握着工兵铲,却满脸是年轻时与人斗殴后凶狠暴戾的神情,额角的伤疤还在渗血,正是他因失手伤人、躲在深山里不敢见人的那段时日。
“滚蛋!”苏烈怒吼着挥铲砸向虚影,两铲相撞,他竟被震得后退半步,虎口发麻,“这玩意儿力气怎么比我还大?”虚影咧嘴狞笑,动作比他更快,一铲扫向他的脚踝,正是当年他被仇家偷袭的招式。
“是你心底的执念化成的煞影!”林野急声提醒,地脉之心的蓝光扫向虚影,虚影发出一声惨叫,淡了几分,“你越怕它,它越强!直面它,别被它牵着走!”
苏烈这才反应过来,虚影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威胁,都精准戳中他当年的怯懦。“老子早就不是那浑小子了!”苏烈猛地扔掉工兵铲,迎着虚影冲过去,“我现在守的是道义,不是躲着不敢见人!”他伸手想去抓虚影的手腕,却在触碰到的瞬间愣住——虚影的手腕上,竟戴着他当年送妹妹的银镯子,那镯子后来在逃难时弄丢了,此刻正泛着冰冷的光。
“你连妹妹的镯子都护不住,还敢说守道义?”虚影的声音尖锐如刺,“当年若不是你冲动打架,家里怎会被仇家报复?若不是你躲起来不敢露面,妹妹怎会为了找你……”
“住口!”苏烈的声音带着哽咽,眼眶泛红,“我后来找到了她,我照顾她一辈子,这还不够吗?”
虚影的动作顿住了,脸上的暴戾渐渐褪去,露出和苏烈此刻一样的痛苦。“够了……”它喃喃道,声音渐渐透明,“只是你总在夜里梦见她哭,你以为我不知道吗?”
虚影消散的瞬间,石虎的绿光暗了暗,虎嘴张得更开,像是默许他们靠近。阿鬼正想跟上,却见自己面前也浮现出一道黑影——是当年杀害他师父的黑衣人,手持短刀,眼神冰冷,与记忆中那个雪夜的身影重合。
阿鬼攥紧自己的刀,却没有立刻冲上去,只是定定地看着虚影:“我守着师父的墓,不是为了报仇。”他指尖在刀柄上摩挲,刀刃映出他平静的脸,“师父临终前说,‘冤冤相报,只会生出更多煞影’。”
黑衣人虚影的刀挥到半空,突然停住了。
“你杀他时,他手里还攥着给你治伤的草药。”阿鬼继续说,声音不高,却让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凝住了,“他说你只是被穷日子逼疯了,不是天生的恶人。他还说,若有朝一日你能回头,这包草药就算是他给你的见面礼。”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的草药早已干枯,却还带着淡淡的苦味,“我守着他的墓,是想让他看看,这世道里,还有人记得什么是‘道义’,不是只有刀光剑影。”
黑衣人虚影的刀“当啷”落地,身影开始扭曲,露出底下瘦骨嶙峋的模样,眼眶深陷,手里攥着块发霉的窝头——那是当年他饿疯了的样子。“我……我没想杀他……”虚影的声音带着哭腔,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我只是想抢点吃的,他不给,我就……”
“我知道。”阿鬼捡起地上的刀,轻轻放在虚影脚边,“师父说,人饿极了会犯错,但错了就得认,认了就得改。你看这石虎脚下的字,‘白虎噬煞,兵戈永歇’,不是说要把煞影都杀了,是说要让煞气歇了,让心歇了。”
虚影怔怔地看着阿鬼,突然“噗通”跪下,身影化作点点绿光,钻进了石虎脚下的凹槽里。石台上的第七个凹槽“咔哒”一声,亮起了柔和的白光。
林野见状,立刻将最后一块地脉之心碎片嵌进去。七道光芒同时亮起,石虎发出一声震耳的低吼,却不是凶狠的咆哮,更像一声悠长的叹息。虎嘴深处的洞口喷出股暖流,带着草木的清香,将陪葬坑的燥热一扫而空。
“成了!”洛璃抚上石虎的墨玉虎身,那冷硬的光泽里,竟透出几分温润,“你看,虎目里的夜明珠,绿光都变柔和了。”她抬手摸了摸虎耳,触感光滑微凉,不像石头,反倒像某种有生命的玉石,“这石虎,怕是守着什么温柔的秘密呢。”
苏烈走上前,拍了拍阿鬼的肩膀:“你比我们都懂‘守’的意思。”阿鬼摇摇头,望向师父的墓地方向,那里的炊烟正袅袅升起:“不是我懂,是师父教的——守着仇恨,心就成了陪葬坑;守着宽恕,才能让煞气真正歇了。”
石虎的绿光渐渐内敛,融入墨玉之中,仿佛从未亮起过。但每个人都知道,白虎八宫的“试心关”已经过了,不是靠刀光剑影,而是靠心底那点比墨玉更坚硬的道义,比夜明珠更透亮的宽恕。
阿鬼弯腰拾起虚影落下的短刀,刀身映出他清瘦的身影。他要把这刀带回师父墓前,不是作为祭品,而是作为见证——见证那些被煞气裹挟的过往,终究能被心底的光化开,就像这石虎,最终收起了噬煞的锋芒,只留下一片能让兵戈歇脚的安宁。
他将短刀收入鞘中,指尖划过冰冷的刀鞘,忽然想起师父临终前的模样。那时师父躺在草席上,胸口的伤还在渗血,却非要挣扎着坐起来,从怀里掏出块磨得光滑的玉佩——那是师父年轻时,从一个被他救过的老玉匠手里换来的,玉上刻着个歪歪扭扭的“仁”字。
“阿鬼,”师父的声音气若游丝,却字字清晰,“这玉你拿着。我这辈子,砍过不少人,也救过不少人,到最后才明白,刀能护人,也能伤人,真正能镇住煞气的,不是刀刃的锋利,是心里的那点‘仁’。”他咳了口血,染红了玉佩的一角,“你看那白虎八宫的石虎,为什么叫‘噬煞’?不是说它能吞掉煞气,是说它在教人心,别让煞气吞了自己……”
想到这里,阿鬼的指尖微微发颤。他抬头望向石虎,那五丈高的身躯在暮色中渐渐隐去了锋芒,夜明珠的绿光柔和得像月光,照在陪葬坑的石壁上,映出无数细小的刻痕——那是历代守陵人留下的印记,有的是刀刻的名字,有的是简单的符号,还有的,是歪歪扭扭的“安”字。
“这些刻痕……”洛璃凑过来,指尖轻轻拂过石壁,“像是在记录什么。”她忽然停在一道浅痕前,那痕迹像个小小的“药”字,旁边还有几株草叶的图案,“这会不会是个医者留下的?”
苏烈点燃火把,火光摇曳中,石壁上的刻痕渐渐连成了故事:有穿着铠甲的士兵放下了刀,在石壁上画了个笑脸;有背着药箱的医者,刻下了几味草药的名字;还有个孩子,用稚嫩的笔迹刻了“爹娘等我回家”……最角落的地方,有一行极浅的字,像是用指甲刻的:“白虎不噬善,煞气自退之。”
“原来这里不是‘陪葬坑’,”阿鬼忽然明白过来,“是‘记心坑’。记着那些放下仇恨的人,记着那些选择回头的人。”
话音刚落,石虎脚下的石台突然震动起来,“咔嗒”一声,一块方形的石板缓缓升起,露出底下的暗格。暗格里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卷泛黄的竹简,上面用秦篆写着《白虎八宫记》。
洛璃小心地展开竹简,轻声念道:“白虎八宫,非为困煞,实为渡煞。凡入此宫者,见己之恶,方能去己之煞。若执迷不悟,煞气自噬;若能幡然,煞气自散……”
“所以刚才的虚影,不是来害我们的,是来渡我们的?”苏烈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我刚才差点一刀劈了那个‘我’——那个为了军功滥杀俘虏的虚影。”
阿鬼点头:“师父说过,每个人心里都有个‘煞影’,就看你是被它牵着走,还是牵着它走。”他拿起竹简,目光落在最后一句,“‘渡人者,先渡己’,看来我们得先过了自己这关。”
就在这时,石虎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不是之前的绿光,而是温暖的白光。光芒中,一个模糊的身影渐渐凝聚——那是个穿着粗布麻衣的老者,面容和阿鬼的师父有七分像,手里也握着一把短刀,刀鞘上同样刻着“仁”字。
“是师父的虚影!”阿鬼又惊又喜,往前走了两步。
老者笑了笑,声音温和如春风:“阿鬼,你看,这石壁上的刻痕,都是过了‘试心关’的人留下的。他们不是没有煞,是学会了和煞共处。”他指着苏烈,“你刚才没劈下去,是因为你心里知道,‘军功’不该沾着无辜的血,这就是你的‘仁’。”又看向洛璃,“你面对那个偷了药的自己,没有骂她贪心,反而想知道她是不是为了救娘,这也是你的‘仁’。”
老者的目光扫过每个人,最后回到阿鬼身上:“你师父当年,就是在这里放下了刀。他年轻时为了报仇,杀了仇家满门,后来在这石壁上刻了‘悔’字,守了这里三十年。他说,最该守的,不是墓,是自己那颗被仇恨烧得快要焦了的心。”
虚影渐渐淡去,留下最后一句话:“记住,白虎八宫的门,从来不是给煞气开的,是给愿意回头的人开的。”
白光散去,石虎的眼睛恢复了平静,夜明珠的光芒映着石壁上的刻痕,像无数双温和的眼睛。苏烈走到石壁前,拔出刀,小心翼翼地刻下自己的名字,旁边加了个小小的“仁”字。洛璃找了块尖锐的石头,刻下“医者仁心”四个字。
阿鬼摸着师父留下的玉佩,忽然觉得,这白虎八宫哪里是什么凶险之地,分明是座学堂。教你看清自己,教你放过自己,教你明白,最锋利的不是刀,是能藏住锋芒的善良;最坚固的不是石壁,是能容下过错的心房。
他想起刚入八宫时,心里满是报仇的念头,恨不得把所有和师父之死有关的人都砍了。可现在站在这里,看着石壁上那些或深或浅的刻痕,忽然觉得,师父要他守的,不是冰冷的墓,是这世间的一点暖意——就像石虎眼睛里的光,不再是噬煞的冷,而是照路的暖。
“走吧,”阿鬼把竹简小心地放回暗格,“我们该去下一关了。”
苏烈点点头,刀鞘上的“仁”字在火光下闪着光。洛璃摸了摸石壁上自己刻的字,笑靥如花。他们都知道,这白虎八宫,他们过的不是关,是自己的心。
走出地宫时,天已经蒙蒙亮了。东方泛起鱼肚白,几只早起的鸟儿落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阿鬼抬头望去,只见石虎的影子在晨光中拉得很长,不再是阴森的剪影,反倒像个守护的姿态。
“你说,”洛璃忽然开口,“那些刻痕里的人,后来都去哪了?”
阿鬼想了想,笑道:“大概是回家了吧。回家种地,回家行医,回家陪爹娘……就像师父说的,守着心里的‘仁’,在哪都是守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