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飓风眼
第三十四章:飓风眼 (第2/2页)“说什么傻话。”谢艳玲打断他,语气带着一丝强装的轻松,“我们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点风雨,打不垮我,更打不垮我们。”
她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带着无比的坚定:“镇钦,我相信你。我知道你不会做那种事。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星洲的问题。家里有我,‘心域’也有我。你放手去做,不用分心。”
屏幕那端的林镇钦沉默了。他看着她,看着她明明自己也承受着压力,却还在努力为他撑起一片安稳的后方。看着她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在这一片混乱与恶意中,她的存在,如同飓风眼中那片奇异的平静,给了他难以言喻的力量。
“好。”他最终只回了一个字,声音低沉,却重若千钧。
挂了电话,谢艳玲独自在书房坐了许久。窗外夜色深沉,如同此刻笼罩在林氏上空的阴霾。她知道,这场危机远未结束,甚至可能只是开始。敌人隐藏在暗处,手段卑劣,他们面临的是一场硬仗。
但她没有恐惧,只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冷静。她打开电脑,开始搜索一切与星洲当地环保政策、竞争对手信息相关的资料。她知道自己能做的有限,但她不能什么都不做。哪怕只是多了解一点信息,多分析一种可能,也许就能在某个关键时刻,为他提供一丝微小的助力。
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被他全方位庇护的女人,她是可以与他共同面对惊涛骇浪的伙伴。即使身处飓风眼,她也要成为他最稳固的支点。
几天后,事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谢艳玲在梳理林镇钦传给她的部分非涉密资料时,注意到一个细节——“星洲科技”近年来在环保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甚至有一项关于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的创新技术,已经进入了专利申请的最后阶段。这项技术如果成功应用,不仅能彻底解决自身的排放问题,甚至可能成为行业标杆。
她立刻将这个发现连同自己的分析,发给了林镇钦。
与此同时,林镇钦在星洲的调查也取得了突破。他的团队抓住了对方伪造证据的关键漏洞,并拿到了当地一家受竞争对手指使、提供虚假检测报告的实验室负责人的私下录音证据。
林镇钦果断出手。他召开了一场全球瞩目的新闻发布会,没有回避问题,坦然承认了“星洲科技”在快速发展期存在的管理疏漏,并宣布了包括立刻停产整改、投入巨资升级环保设施、引入国际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长期监督等一系列严厉的补救措施。
同时,他强势反击,公布了对方伪造证据、恶意构陷的部分证据,并宣布林氏将对所有涉及诽谤和商业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主体,提起法律诉讼。最后,他隆重介绍了那项即将成熟的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将其定位为林氏对未来环保责任的承诺与担当。
这一套组合拳,打得漂亮而有力。既展现了负责任的态度,又揭露了对手的卑劣,更指明了充满希望的未来。舆论开始反转。
而谢艳玲发现的那项技术细节,在后续的公关宣传中,成为了林氏“早已布局环保、并非事发后补救”的有力佐证,进一步赢得了公众和投资者的好感。
飓风,终于开始逐渐减弱。
当林镇钦处理好星洲的后续事宜,风尘仆仆地回到海城时,已是深夜。谢艳玲没有睡,在客厅里等他。
他走进门,带着一身疲惫,却在看到她的瞬间,眉眼间的冷硬柔和了下来。
她走上前,没有多问,只是接过他脱下的外套,轻声说:“汤在厨房温着,先去洗个热水澡吧。”
林镇钦没有动,只是伸出手,将她紧紧拥入怀中。他的拥抱很用力,带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确认。他将脸埋在她的颈窝,深深地呼吸着属于她的、让他安心的气息。
“结束了。”他低声说,声音里带着浓浓的疲惫,也带着一丝如释重负。
谢艳玲回抱着他,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嗯,结束了。”
他们没有再多说什么。所有的惊心动魄,所有的压力煎熬,都在这个无声的拥抱中慢慢沉淀、消融。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没有摧毁他们,反而将他们的“共生”关系,淬炼得更加牢固。他们证明了,彼此不仅是顺境中的爱人与伙伴,更是逆境中可以毫无保留托付后背的战友。
风雨过后,并非一定是彩虹。
但至少,他们拥有了共同穿越任何风暴的勇气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