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青春里的成长与担当
第八章 青春里的成长与担当 (第1/2页)北京的春天来得猝不及防,三月的风还带着几分料峭,燕园里的山桃却已悄然绽放。王剑抱着厚厚的《数据结构》课本,匆匆穿过未名湖畔的小径,粉白色的花瓣落在他的肩头,他却无暇细看——上午有一节重要的专业课,教授要讲解期末项目的核心思路,他不想迟到。
刚走到教学楼门口,手机就响了,是叶菲打来的。“王剑,你下课后来师大一趟好不好?我们文学社要办‘春日诗会’,想请你帮我们搬点东西。”叶菲的声音带着雀跃,还夹杂着几声室友的笑闹。王剑低头看了看课程表,下午没课,便笑着答应:“好,下课我就过去,需要带什么工具吗?”“不用不用,人来就行啦!”叶菲说完,又补了一句,“对了,我给你带了我妈寄来的清明粿,甜口的,你肯定喜欢。”
挂了电话,王剑的嘴角忍不住上扬。自从去年冬天一起回县城过年,两人的关系又近了一层——他会在叶菲生日时,悄悄订好她喜欢的草莓蛋糕,送到师大的宿舍楼下;叶菲也会在王剑熬夜赶项目时,带着热好的牛奶和点心,坐在清华图书馆的角落陪他。这种细水长流的陪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人心安。
专业课上,教授讲解的“校园智能导航系统”项目让王剑眼前一亮。他一直想做一个能帮助新生快速熟悉校园的工具,教授提到的“GIS地理信息集成”和“实时路径规划”技术,正好能解决他之前遇到的难题。下课后,他拉着室友陈阳和李哲留在教室,兴奋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咱们可以把清华和北师大的校园地图都做进去,还能标注食堂、图书馆、快递点的位置,甚至能显示教学楼的空教室!”陈阳推了推眼镜:“想法不错,但数据采集是个大问题,咱们得跑遍两个学校的每一栋楼。”李哲也补充道:“还有用户界面设计,得做得简单易懂,不然新生不会用。”
三人越聊越投入,直到肚子咕咕叫,才想起还没吃午饭。王剑匆匆买了两个肉包,就往北师大赶——他怕叶菲等急了。
刚到师大东门,就看见叶菲站在桂花树下挥手,手里拎着一个保温袋。“你怎么才来呀?我们都等你半天了!”叶菲假装生气地撅起嘴,却把保温袋塞到他手里,“快尝尝清明粿,还是热的。”王剑咬了一口,糯米的软糯混合着豆沙的香甜,瞬间驱散了上午的疲惫。“好吃!比我妈做的还香。”他笑着说。叶菲的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那我下次让我妈多寄点。”
文学社的“春日诗会”设在师大的敬文讲堂,王剑跟着叶菲和她的室友们搬桌椅、挂横幅、摆水果,忙得满头大汗。叶菲的室友林晓是上海姑娘,性格活泼,一边贴诗歌海报一边打趣:“叶菲,你男朋友也太靠谱了吧!又能干活又会夸人,比我们社团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男生强多了。”叶菲的脸瞬间红了,轻轻掐了林晓一下:“别瞎说,我们就是好朋友。”王剑听到这话,心里有点小小的失落,但还是笑着说:“能帮上忙就好,你们诗会什么时候开始?我一定来捧场。”
诗会当天,王剑特意穿了一件新买的蓝色衬衫,提前半小时就到了敬文讲堂。叶菲穿着一条淡紫色的连衣裙,站在台上调试麦克风,头发上别着一朵小小的白色山茶花,看起来温柔又灵动。当叶菲朗诵自己写的《致春日》时,王剑坐在台下,看着她认真的眼神,听着她清澈的声音,心里满是骄傲——他知道,叶菲为了这首诗,修改了整整三个晚上,还特意去请教了文学院的教授。
诗会结束后,叶菲收到了很多同学的称赞,她拉着王剑的手,兴奋地分享自己的感受:“王剑,你听到了吗?教授说我的诗很有灵气!”王剑点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礼物盒,里面装着一枚小巧的山茶花胸针:“给你的,恭喜你诗会成功。”叶菲接过胸针,惊喜地说:“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山茶花?”“上次你跟室友聊天,说山茶花的花语是‘理想的爱’,我就记下来了。”王剑笑着说。叶菲的脸颊泛起红晕,轻轻抱了抱他:“谢谢你,王剑,你总是这么细心。”
四月中旬,学校开始组织暑期实习报名。王剑报了一家位于中关村的互联网公司,应聘“软件开发实习生”岗位——他想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项目中,也想提前感受职场的氛围。叶菲则报了北师大附属中学的“教育实习”,跟着资深语文老师听课、备课、批改作业,为以后当老师积累经验。
为了准备实习面试,王剑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泡在图书馆里刷题,还特意找了计算机系的学长请教面试技巧。叶菲也没闲着,她每天跟着指导老师听两节课,晚上回到宿舍后,还要备课到深夜,有时候会打电话跟王剑请教:“王剑,你说我怎么才能让学生们喜欢上语文课呢?我准备的教案,自己觉得挺好的,可老师说太枯燥了。”王剑虽然不懂教学,但还是耐心地听她倾诉,帮她出主意:“要不你试试把课文里的故事编成小剧场,让学生们角色扮演?我高中的时候,最喜欢这样的课堂了。”叶菲眼前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谢谢你,王剑,你太聪明了!”
面试那天,王剑特意穿了一身正装,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公司楼下。站在玻璃幕墙的大楼前,他心里既紧张又期待——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正式的职场面试,也是他离“软件工程师”梦想最近的一次。面试过程很顺利,面试官问的“算法优化”“数据库设计”等问题,他都准备得很充分,当面试官告诉他“你通过面试了,下周一来报到”时,王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叶菲的实习也很顺利。她按照王剑的建议,把《孔乙己》这篇课文改成了小剧场,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孔乙己、掌柜、店小二等角色,还特意准备了长衫、茴香豆等道具。当学生们穿着长衫,拿着“茴香豆”念着“多乎哉,不多也”时,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连指导老师都忍不住笑了。课后,指导老师拍着叶菲的肩膀说:“小叶,你这个方法很好!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他们理解了课文的内涵,继续加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