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青春手册三部曲 > 第二章:山风送暖,方案遇阻

第二章:山风送暖,方案遇阻

第二章:山风送暖,方案遇阻 (第1/2页)

第二章:山风送暖,方案遇阻
  
  叶菲是被窗外的鸡叫声吵醒的。
  
  她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土坯房天花板上纵横的木梁,梁上还挂着几串晒干的玉米和红辣椒,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柴火混合的清香。昨晚抵达这座位于贵州深山的苗族村寨时,天已经黑透了,村长带着她穿过蜿蜒的石板路,昏黄的路灯在石板上投下晃动的光影,耳边满是虫鸣与远处的溪水声。
  
  “叶老师,醒啦?”门外传来村长媳妇阿妹的声音,带着浓浓的贵州口音,“早饭做好了,快来吃吧。”
  
  叶菲赶紧起身,叠好铺在木板床上的薄被——被子是阿妹昨天新晒过的,带着阳光的味道。她穿上外套,推开房门,院子里的梨树上挂着沉甸甸的果子,几只母鸡正围着墙角的食盆啄食。阿妹端着一个粗瓷碗从厨房走出来,碗里是热气腾腾的玉米粥,旁边还有一碟酸豆角和两个白面馒头。
  
  “山里条件不好,叶老师你将就吃点。”阿妹把碗递到叶菲手里,笑容淳朴,“昨天听村长说,你是从北京来帮我们建学校的?”
  
  叶菲接过碗,指尖触到碗壁的温热,心里也暖暖的:“不是我一个人,是我们公益基金的同事一起努力。孩子们现在上课的地方怎么样?”
  
  “就在村东头的老祠堂,”阿妹叹了口气,“下雨天漏雨,冬天风往里面灌,孩子们上课都得裹着棉袄。前阵子有个娃娃还因为屋顶掉下来的瓦片砸到了手,现在还在家养伤呢。”
  
  叶菲的心猛地一沉。她放下碗,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这本笔记本和王剑的那本是一对,封面印着小小的槐花图案,是念菲去年生日时送给他们的礼物。她翻开笔记本,认真地写下:“考察贵州苗族村寨,需优先解决校舍漏雨问题,统计受伤学生情况,制定帮扶计划。”
  
  吃完早饭,村长牵着一头老黄牛,带着叶菲去老祠堂。石板路沿着山坡蜿蜒向上,路边的野花肆意开放,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走了大约二十分钟,一座老旧的祠堂出现在眼前——灰瓦已经有些破损,木质的门框上刻着模糊的花纹,祠堂门口的石阶上坐着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正拿着树枝在地上画画。
  
  “叶老师来啦!”一个穿着蓝色校服的小男孩看到他们,立刻站起身,朝着祠堂里大喊,“老师来啦!”
  
  很快,十几个孩子从祠堂里跑了出来,围在叶菲身边,好奇地看着她。孩子们的脸上都带着高原红,衣服有些陈旧,但眼睛里却闪着明亮的光。叶菲蹲下身,从背包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糖果,分给孩子们:“我叫叶菲,是来帮你们建新学校的。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学校呀?”
  
  “我想要有操场的学校!”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大声说,“这样我们就能跳绳了。”
  
  “我想要有图书馆的学校,”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小声说,“我想读很多很多书。”
  
  叶菲把孩子们的愿望一一记在笔记本上,心里酸酸的。她走进祠堂,里面光线昏暗,摆着十几张破旧的木桌,桌面坑坑洼洼,有的桌腿还垫着石头。墙上贴着几张泛黄的奖状,最上面那张写着“优秀班级”,落款日期是五年前。黑板是用墨汁刷过的木板,上面还留着昨天老师写的数学题,字迹已经有些模糊。
  
  “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从这里漏下来,”村长指着屋顶的破洞,“我们用塑料布盖着,可还是不管用。冬天的时候,风从门缝里吹进来,孩子们的手都冻得通红,还得握着笔写字。”
  
  叶菲伸手摸了摸冰冷的墙壁,又看了看孩子们冻得有些发紫的小手,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把新学校建起来,让孩子们能在温暖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她拿出手机,想给公益基金的同事打个电话,却发现这里没有信号。“村长,村里哪里有信号呀?”
  
  “得爬到后面的山顶上,”村长说,“那里能收到一点信号,不过不太稳定。”
  
  叶菲跟着村长爬上山顶,山风很大,吹得她的头发乱飞。她拿出手机,终于有了一格信号,赶紧给同事小张打了电话:“小张,我现在在贵州的苗族村寨,这里的校舍情况很糟糕,需要立刻启动紧急修缮方案,你赶紧联系施工队,再准备一些过冬的棉衣和文具,尽快送过来。”
  
  “叶姐,放心吧,我已经联系好了施工队,棉衣和文具也准备好了,下周就能送过去。”小张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一丝嘈杂,“对了,叶姐,有个企业想资助我们的公益基金,说想和你面谈,你什么时候回北京呀?”
  
  叶菲想了想:“我再在这里待几天,把孩子们的情况统计清楚,下周回北京。到时候你把企业的联系方式发给我,我和他们联系。”
  
  挂了电话,叶菲站在山顶,看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心里有些感慨。她想起念菲小时候,在北师大附小读书,教室里有暖气,有投影仪,有图书馆,还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那时她总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直到来到这里,才知道有很多孩子连基本的学习环境都没有。
  
  “叶老师,下来吃饭啦!”山下传来阿妹的声音。
  
  叶菲笑着应了一声,跟着村长下山。路上,她看到几个孩子在溪边洗衣服,小手冻得通红。她走过去,蹲下身,接过一个小女孩手里的衣服:“这么冷的水,怎么不用热水洗呀?”
  
  “家里没有热水,”小女孩小声说,“妈妈说,用冷水洗衣服能省柴火。”
  
  叶菲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她想起念菲小时候,从来不用自己洗衣服,每次都是她把衣服洗好,烘干,叠得整整齐齐放在衣柜里。她把小女孩的衣服洗干净,晾在溪边的石头上,然后从背包里拿出一条围巾,系在小女孩的脖子上:“以后冷的时候,就把围巾戴上。”
  
  小女孩摸了摸围巾,开心地笑了:“谢谢叶老师!”
  
  回到村里,阿妹已经做好了午饭,有炒腊肉、炖土鸡,还有一盘炒青菜。叶菲尝了一口腊肉,味道很香,带着浓浓的烟火气。“阿妹,你的手艺真好,比北京的餐馆还好吃。”
  
  阿妹不好意思地笑了:“叶老师要是喜欢,就多吃点。山里没什么好东西,只有这些自己种的菜和养的鸡。”
  
  吃饭的时候,叶菲问阿妹:“村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吧?他们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吗?”
  
  阿妹点点头:“是啊,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在广东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孩子们都是跟着爷爷奶奶过,有的孩子连父母的电话都很少接到。”
  
  叶菲想起念菲,虽然王剑有时候会出差,但她和念菲每天都能视频通话,念菲遇到什么事,都能第一时间和他们分享。而这里的孩子,却只能在梦里想念父母。她从背包里拿出相机,给孩子们拍了照片:“我把这些照片发给他们的父母,让他们看看孩子们的样子。”
  
  下午,叶菲帮孩子们上了一堂语文课。她教孩子们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孩子们的声音虽然稚嫩,却很认真。“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叶菲看着孩子们认真的表情,忽然想起念菲小时候,她也是这样教念菲读诗的。那时念菲坐在她的腿上,小手指着课本,一字一句地跟着她读,眼睛里满是好奇。
  
  下课的时候,一个小男孩走到叶菲身边,递给她一张画:“叶老师,这是我画的你。”画纸上,叶菲穿着红色的外套,站在阳光下,身边围着一群孩子,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还有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
  
  叶菲接过画,小心翼翼地夹在笔记本里,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这些孩子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的心里充满了爱与希望,就像山间的野花,虽然平凡,却能在风雨中顽强地绽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