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春潮里的绽放与爱的传承
第十六章 春潮里的绽放与爱的传承 (第2/2页)联欢会的高潮,是“梦想分享环节”。孩子们依次走上台,分享自己的新年梦想。“我的梦想是今年能去上海参加国际青少年论坛,把《大山里的外交官》讲给更多人听,”妞妞的声音坚定而响亮,“还要带着卓玛、张强一起,让他们也能站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我们山区孩子的风采。”
“我的梦想是种更多向日葵,”张强说,“还要研究新的种植方法,让向日葵不仅能榨油,还能做成饲料,帮助村里的养殖户,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我的梦想是继续画画,”卓玛说,“把山区的美景、孩子们的笑脸都画下来,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多美,我们的梦想有多亮。”
叶菲看着孩子们自信的样子,听着他们充满希望的话语,心里满是感慨。她走上台,拿起话筒,温柔地说:“孩子们,你们的梦想都很棒!老师向你们保证,会一直支持你们,帮助你们实现梦想。记住,无论你们来自哪里,只要有梦想,并且愿意为之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孩子们挥舞着手里的灯笼,大声喊着“谢谢老师”。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校园里,给每个人的脸上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
三月的上海,春风拂面。国际青少年论坛的会场里,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汇聚一堂,脸上满是朝气与活力。妞妞、张强、卓玛穿着整齐的服装,站在“山区青少年专场”的展台前,认真地向过往的嘉宾介绍自己的作品。
妞妞手里拿着《大山里的外交官》英语故事书,用流利的英语向外国嘉宾讲述书中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叫妞妞,她来自中国云南的一个山区。以前,她以为大山就是世界的全部,直到‘启智班’的老师来到她的家乡,带她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外国嘉宾听得格外认真,不时点头称赞,还拿出手机拍下故事书的内容:“这个故事太感人了,我要把它推荐给我的学生,让他们也知道,无论身处何地,梦想都能发光。”
张强则在展台前演示了自己设计的“向日葵种植方案”,用简单的图表展示了如何提高向日葵的产量,如何将向日葵籽加工成多种产品。“我希望通过这个方案,帮助更多山区的农民增收,”张强认真地说,“也希望能让更多人关注山区的农业发展,为山区的孩子创造更多机会。”
卓玛的绘画作品《爱的桥梁》被挂在展台最显眼的位置,吸引了很多嘉宾驻足。“这幅画充满了爱和希望,”一位来自法国的艺术家说,“它让我看到了中国山区孩子的纯真和梦想,我希望能把这幅画带回法国展出,让更多人看到这份美好。”
论坛闭幕式上,妞妞作为山区青少年代表上台发言。她穿着一身红色的连衣裙,站在聚光灯下,眼神坚定而明亮:“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云南宁蒗县希望小学的妞妞。今天,我想代表所有山区的孩子,向帮助过我们的老师、叔叔阿姨们说一声‘谢谢’!是你们,让我们看到了大山以外的世界;是你们,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梦想也能被世界看见。”
“我曾经以为,外交官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妞妞继续说,“但现在我知道,梦想从来不怕遥远,只要你愿意为之努力。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关注山区教育,帮助更多山区孩子实现梦想;我也希望,所有山区的孩子都能勇敢地追逐梦想,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很多嘉宾都站起来,向妞妞投去赞赏的目光。叶菲、王剑、念菲和陈默坐在台下,眼里满是骄傲的泪水。他们知道,这一刻,妞妞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山区孩子的风采和力量。
四月的北京,春暖花开。叶菲的公益基金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启智班”申请,还有很多企业和个人主动捐赠物资、申请成为志愿者。办公室的墙上,新挂起了一张“启智公益地图”,上面用小红旗标注着已经设立“启智班”的学校,从云南、贵州到甘肃、青海,从新疆、西藏到内蒙古、四川,小红旗越来越多,像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祖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
念菲正在整理“手拉手”活动的反馈表,上面写满了北京孩子和山区孩子的互动记录:“我和卓玛约定,每天互相分享一个英语单词”“我把自己的科学实验器材寄给了张强,他说要教我做‘火山爆发’模型”“我和妞妞一起写了一篇英语故事,题目叫《我们的梦想》”。
陈默则在忙着筹备“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营”,计划邀请国外的孩子来中国,走进山区,和中国的孩子一起生活、学习,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山区的魅力。“我希望通过这个交流营,让中外孩子互相了解、互相学习,”陈默说,“也让国外的孩子看到,中国的山区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一群心怀梦想、努力拼搏的孩子。”
王剑的在线教育产品“中外文化共建课程”正式上线,首节“草原上的春节”课程就吸引了数十万用户观看。视频里,新疆阿勒泰的孩子教北京的孩子制作奶疙瘩,北京的孩子教新疆的孩子剪窗花,不同地区的孩子用双语交流,脸上满是开心的笑容。“这个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还增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友谊,”王剑笑着说,“未来,我们还会开发更多这样的课程,让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
五月的一天,叶菲、王剑、念菲和陈默坐在家里的客厅里,看着窗外盛开的月季花,聊着最近的工作和生活。“咱们的‘启智班’已经覆盖了十五个省份,帮助了超过五万名山区孩子,”叶菲感慨道,“还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想为贵州的一个村寨设立‘图书角’,没想到现在能走到这么远。”
王剑握住叶菲的手,温柔地说:“这都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爱,有对孩子们的期待。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启智班’走进更多山区,让更多孩子受益。”
念菲笑着说:“我计划明年考取教育硕士,专门研究山区教育,希望能为山区孩子设计更适合他们的课程,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陈默也认真地说:“我申请了外交部的‘教育外交专项’,未来会更多地参与中外教育公益合作,把中国的教育公益模式分享给更多国家,也把国外的先进经验带回中国,让更多孩子受益。”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四人身上,温暖而明亮。他们知道,教育公益的道路还很长,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他们携手同行,用爱和坚持守护孩子们的梦想,就一定能看到更多孩子展翅高飞,在更广阔的天空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就像这春天的花朵,在阳光和雨露的滋养下,绽放出最绚烂的笑容;那些心怀梦想的孩子,也会在爱与教育的陪伴下,成长为最优秀的自己,用自己的力量,照亮更多人的路,传承这份温暖与希望,让希望的种子在更多人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他们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他们的梦想,永远闪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