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财源滚滚
第二十六章 财源滚滚 (第1/2页)西门庆“鼎力相助”的推波助澜,与金海那石破天惊的“灵草馅饼”赌局相结合,仿佛在阳谷县这潭古井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滔天巨浪。这座位于运河畔、平日还算安宁的县城,彻底被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狂热漩涡。
每日,启明星尚且黯淡,东方才露出一线鱼肚白,紫石街“金状元”门前便已人声鼎沸。长长的队伍如同一条沉睡初醒的巨蟒,蜿蜒曲折,从店门口一直排到街尾,甚至拐进了旁边的巷弄。这景象,远比任何一次庙会或大集都要壮观数倍。队伍中的人们,脸上带着各种复杂的神情:有本地熟客的将信将疑,有外地赶来者的风尘仆仆与满眼好奇,更有投机客眼中毫不掩饰的贪婪与算计。他们从清河县、东平府,甚至更远的郓城县慕名而来,只为亲身参与这场闻所未闻的“长高”豪赌。
“前面的快点儿!我天不亮就来排队了!”“掌柜的!我先预定十天的份子!这是银子!”“让开让开!俺是从景阳冈那边过来的,让俺先买!”
店门“吱呀”一声刚被郓哥拉开一条缝,人群便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向前涌动,喧哗声、催促声、孩童的哭闹声、银钱叮当作响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冲击着每个人的耳膜。李嫂和后来雇来的三个壮实帮工,在灶台前已然拼尽了全力。几人配合,和面、调馅、包剂、烙饼,动作快得几乎出现了残影。汗水顺着他们的额角、鼻尖不断滴落,在滚烫的鏊子边沿发出“滋啦”的轻响,瞬间蒸发。五口大鏊子同时火力全开,金黄的馅饼散发着诱人的焦香一锅锅出炉,却依旧像是投入饿狼群中的肉块,瞬间被抢购一空。
赵大嫂和另一位请来的勤快妇人,原本负责招待堂食客人,此刻却根本无暇他顾。她们的主要任务变成了快速将烙好的馅饼用油纸包好,递给排到跟前的顾客,同时还要抽空收拾一下被随意丢弃的包装纸。店内有限的十几张桌椅早已被当做临时堆放点,根本无人有心坐下细嚼慢咽。大多数人付了钱,拿到代表消费金额和抽签资格的、刻有编号的竹签(这是金海精心设计的凭证),便如获至宝般紧紧攥着,仿佛那里面藏着改变命运的密钥。
柜台后方,是另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潘金莲、郓哥,以及一位金海高薪聘请来的老账房先生,三人组成了临时的“金融中心”。潘金莲负责初步清点收取的铜钱和碎银,她那原本只拈过绣花针的纤纤玉指,如今飞快地拨弄着冰凉的铜钱,指尖都磨得有些发红。郓哥嗓门洪亮,负责唱收唱付,维持秩序,同时将顾客信息(主要是为了登记大额存储)报给账房先生。老账房则伏在案上,用一支小楷毛笔,在一本特制的厚厚账册上飞速记录着每一笔进项,并注明对应的抽签资格数量。
“张记布行张掌柜,存饼两百个,付银二两,得签二支!”“东平府李员外家仆,现买一百饼,付钱一千文,得签一支!”“这位客官,碎银一两,合钱一千文,得签一支!您收好嘞!”
铜钱如同金色的溪流,哗啦啦地倒入一个个专用的钱箱,很快就堆成了小山。碎银和小额银票则需要仔细验看成色、称重,更是耗费功夫。潘金莲起初面对这汹涌的金钱浪潮,简直手足无措,算盘珠子拨错了好几回,心跳快得如同擂鼓。但几天下来,在巨大的冲击和身后那日益壮观的“钱山”刺激下,她竟也渐渐适应,动作变得麻利起来,只是眼神中依旧时常会闪过一丝恍惚和不真实感。
由于需求量呈爆炸式增长,许多人一买就是几十上百个馅饼,根本不可能当场吃完。金海审时度势,迅速推出了“馅饼寄存”制度:顾客可以预付全部货款,将相应数量的馅饼“寄存”在店里,账上记名,日后可随时凭凭证前来领取食用,其消费金额同样计入抽签资格。这一举措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尤其是富裕阶层的投机热情。为了最大化提高中签几率,不少人几两甚至几十两地往里投入,囤积大量的抽签资格。
一时间,“金状元”的馅饼仿佛不再是食物,而是一种奇特的“期权”凭证,其价值在于背后那个渺茫却又诱人的“长高”机会。更恰当的可以说是获得赔银两千两的机会。
于是,“金状元”呈现出一派奇异的繁荣景象:后厨灶火日夜不息,伙计们挥汗如雨,拼命生产;前店人潮汹涌,金钱如潮水般涌入;但真正被当场消费掉的馅饼比例却很低,大量的交易停留在“账面”上。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面香、肉香,更弥漫着一种焦灼的、渴望一夜暴富的投机气息。
每天的营业额度成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天文数字。即便是生意相对“清淡”的日子,流水也能轻松突破五百两白银,这几乎相当于过去生意红火时一两个月的总收入!而生意火爆时,七、八百两是常态。在消息传开、外地豪客涌入的高峰期,单日营业额甚至一度突破了千两大关!这恐怖的吸金能力,让所有知情者都感到窒息。
那作为赌约保证金、一直白天陈列在柜台最显眼处的两千两雪花银,用红绸衬托,银光闪闪,无声地宣示着赌局的真实性,时刻灼烧着每个人的眼球。而当日营业所得的巨额现金,则堆放在旁边几个更大的木箱里,往往不到晌午就能装满一箱,需要不断更换。
如此巨额的现金流动,安全问题成了重中之重。每日午时和申时(下午三点左右),“广源发”钱庄都会准时派来两名身材魁梧、目光锐利、腰间佩着短刀的专职保镖。他们会在众目睽睽之下,与金海、潘金莲以及老账房一起,仔细清点当天的现银收入,登记造册,然后装入特制的坚固银箱,贴上封条,再由专职看护银子的两名保镖台上马车,神情戒备地护送回钱庄库房。到了晚间打烊,钱庄又会派遣最可靠的伙计,将当天存入的款项结算清楚,并把相应数额的、盖有钱庄朱红大印的银票,恭敬地送到金海手中。
潘金莲看着那白花花的银子如同有了生命般,汹涌而来,又化作轻飘飘却代表着更大财富的银票,常常会陷入一种恍惚的状态。她有时会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抚摸那些冰凉的银票,回想起不久前的拮据日子,为几文钱与菜贩斤斤计较的情景,恍如隔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