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调教“猪队友”
第六章 调教“猪队友” (第1/2页)阿元走出大殿后,伏寿站在原地,静静地听着殿外监视内侍与她低声交谈了几句,然后一切复归于平静。
她知道,第一份掺了毒的“蜜糖”,已经被送了出去。
果不其然,傍晚时分,丞相府送来的例行赏赐里,多了一套精装的《道德经》和《庄子》。送东西的内侍还特意传话,说丞相听闻娘娘潜心黄老,清静无为,深感欣慰,特寻来善本,以供娘娘品读。
刘协看着那两本书,眼神复杂,既有对曹操洞察人心的忌惮,又有对伏寿神机妙算的佩服。
“梓童,他信了。”刘协压低声音,语气中难掩兴奋。
“不,他只是愿意暂时相信。”伏寿的目光落在书页上,嘴角却噙着一丝冷意,“一个顶级的猎手,在不确定猎物的全部底牌前,会很有耐心。他送来的不是书,而是一份新的试卷。他要看我们,是不是真的会按照‘清静无为’的剧本演下去。”
接下来的日子,伏寿便真的成了一个“道系皇后”。她每日与刘协谈玄论道,研读经文,脸上那股锐气与锋芒被一种冲淡平和所取代,仿佛真的从一场生死大劫中顿悟,看破了红尘。
只有在夜深人静,通过书页上的指尖交流时,他们才暴露出真正的意图。
这夜,伏寿的手指在《山海经》的一幅“西王母”图上点了点,然后指向了“外援”两个字。
刘协的眉头瞬间锁紧。外援,他们最大的外援,便是皇后的父亲,国丈伏完。但也正是这个外援,让他最为担心。
“衣带诏”事败后,伏完因国丈身份侥幸逃过一劫,但也被曹操严密监视。刘协深知自己这位岳父的性格——忠诚有余,谋略不足。他刚直,却也冲动。如今看到女儿在宫中转危为安,以他的性子,怕是又要按捺不住,在外面搞些串联的小动作。
在曹操的天罗地网下,这无异于自取灭亡,甚至会再次牵连到他们。
“岳父大人……性情刚烈,朕恐其轻举妄动。”刘协忧心忡忡地说道。
“所以,我们必须在他行动之前,给他套上‘缰绳’。”伏寿的眼神坚定,“而且,还要让他心甘情愿地被我们牵着走。”
调教“猪队友”,是任何项目成功前都必须完成的关键一步。
可如何联系?长秋宫是座孤岛,信件根本送不出去。
伏寿早已想好了对策。她将目光投向了即将到来的冬至。
冬至是亚岁,乃国之大典。即便他们是傀儡帝后,祭祀祖先的礼仪也不可废。这不仅是曹操维系“尊奉汉室”这块遮羞布的需要,更是伏寿能与外界沟通的唯一机会。
祭祀需要采买特定的礼器、供品,需要与宗正、太常等机构沟通。这其中,有无数可以操作的缝隙。
她找到了黄迁。
“黄令监,冬至祭祀的采买,往年是由何人负责?”伏寿开门见山。
“回娘娘的话,”黄迁愈发恭敬,“此类大典,采买由少府监总领,但具体到一些零散物件,比如特定产地的香烛、祭酒,都是外包给相熟的宫外商户。老奴的那个侄子,便与其中几家有些来往。”
“很好。”伏寿从袖中取出一卷扎好的细细竹简,递了过去,“本宫写了一份采买清单,指明了几样物件的样式和产地。你让你的侄子,务必亲手将这份‘清单’,交到城南‘伏氏米行’的掌柜手中。”
伏氏米行,是国丈伏完名下最不起眼的一处产业,也是他用来秘密联络旧部的据点之一。
黄迁接过竹简,只觉得它重逾千斤。他知道,这绝不是什么采买清单,而是皇后递向宫外的第一道密令。他没有多问,只是重重叩首:“老奴遵命,万死不辞!”
三日后,国丈府。
书房内,伏完正焦躁地来回踱步。他年近五十,须发已有些花白,但精神矍铄,眉宇间一股不屈的忠愤之气。
一个心腹管家匆匆走入,将一卷竹简呈上。
“老爷,米行那边传来的,说是宫里一位黄姓采买的亲戚送来的,指名要的祭品单子。”
“祭品单子?”伏完皱眉接过,他知道这其中必有蹊跷。
他缓缓展开竹简,映入眼帘的,却并非什么物件列表,而是一篇她闻所未闻的奇怪文章。
文章的标题是:四个醒目的大字,“阅后即焚”,《关于伏氏家族资产重组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析报告》。
伏完愣住了。
他耐着性子往下看,越看越是心惊。
一、核心资产盘点:
1.无形资产:国丈身份,忠汉清名。此为我族立身之本,市场认可度高,但极易受系统性风险冲击,导致价值清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