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杀出去吧
3.杀出去吧 (第1/2页)路明非睁开眼睛。
不远处的书桌边,古德里安教授正在打盹。
“你醒啦?”旁边穿着卡塞尔学院墨绿色校服的姜枝随口问他,女孩手里捧着本厚如字典的大书,书封上用英文夹杂拉丁文写着路明非完全看不懂的名字。
“这是哪儿?路上列车脱轨了吗?我只听到轰隆一声巨响……”路明非拍了拍额头,他觉得脑瓜子生疼。
“要是火车脱轨了咱们还能活蹦乱跳一点事没有地活下来?”姜枝放下那本大书,回头,叫醒古德里安教授,“教授!醒醒,路明非醒了!”
其实根本就不用她去叫,路明非醒来的瞬间古德里安教授就一起跟着醒过来了,动作之同步就好似路明非是他的人肉闹钟:
“火车当然没有脱轨,我们已经顺利抵达学院了,路明非同学,唯一不算太顺利的是你在车上晕倒了,可能是情绪太过激动……”古德里安教授耸耸肩,“委实说我有些不太理解,以前给其他学生进行入学辅导时也有比较惊讶的,但还没一个激动到当场昏厥的,真是前所未有啊。你对龙……”古德里安教授又摊开手来,“有那么大的恐惧么?从生物学上来讲,龙其实也只是种强大的生物而已。”
“因为教授你就像《终结者》里主角的老妈啊!”路明非吐槽,“虽然我不知道你看没看过《终结者》,里面有一段是主角的老妈在警察局,跟警察们说她看到了从未来时空旅行回来的机器人,那是个人类已经要差不多灭亡的时代,各种机器人用激光武器乱扫,机器人还说她的儿子会成为拯救世界的救世主……”路明非翻了个白眼,“所以警察们都觉得她是神经病。”
“你觉得我也是神经病?”
“不然就是我神经病了!”路明非大声说。
“好吧,对于有些比较顽固的新生,必须要给他们看实证!”古德里安教授拍了拍手。
书房的门打开。一个脸上写着“我是个日本人”的中年男人快步走了进来,左右手各提一只黑色手提箱,银色金属包边,看起来很是坚固。他把手提箱搁在桌上,恭恭敬敬对路明非和姜枝鞠躬,自我介绍道:
“我是富山雅史,学院的心理辅导教员,非常高兴认识我们的‘S’级新生和‘A’级新生——说来令人感叹,学院里已经有四十多年不曾出过新的‘S’级学生了。”
路明非竟莫名有些高兴,大概是因为这一刻他也成为了牛逼哄哄的四十年一出世的天才人物……于是他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四十年前那位前辈有何等伟岸的成就:
“是么?我能问问四十年前那位‘S’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位绝世屠龙高手么?”
“本来他有机会成为校长那样绝世的屠龙高手……”富山雅史露出非常遗憾的表情,“可惜的是他在大二下学期吞枪自杀了。”
“嘎?”路明非傻眼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旁边传来姜枝幸灾乐祸的笑声,一点也不淑女。
路明非只能郁闷地抓抓头:“那位仁兄……那位‘S‘级为什么要吞枪自杀?想不开么?”
“龙血造就了我们,也诅咒着我们。”富山雅史解释说,“优异的血统让那位‘S’级新生才思过于敏捷了。在钻研某些龙类典籍时这反倒成了坏处,因为陷入某些哲学上的思辨难关想不通,就像你们中国人说的走火入魔,就吞枪自杀了。后来学院里才增设了我这样的心理辅导教员。”
“听起来不赖,”路明非喘了口气,艰难说出这违心之语,“幸好我一直以迟钝著称……”
姜枝斜睨他一眼,心说好像还真是,要不然某人也不会像只缩进壳里的乌龟一样,被人翻来覆去地拷打那么久才反应过来全世界都知道他喜欢那个女孩。
“但是你有潜力!”古德里安教授对富山雅史竖起大拇指,得意洋洋,意思当然是他这位学生是最棒的。
路明非不知道他在欢乐些什么,只能捂脸。
“我们带来了两件证物,证明这世界上确实存在龙类,这两件都是级别很高的文物,是我们特意从学校档案馆借来的,”富山雅史打开一只手提箱,揭去层叠的泡沫之后,路明非和姜枝看到了一片黑色的鳞,约摸半个手掌那么大,表面油亮,纹理清晰可见。
“这是龙鳞,1900年斯文·赫定在中国XJ楼兰古城发现的,他没能认出这东西来,但是他发现火烧或者用锤子敲打都无法损坏这片东西,所以把它从中国带回了欧洲。在欧洲有人把它认了出来,那个人叫梅涅克·卡塞尔。”富山雅史为两人介绍道。
“卡塞尔学院的卡塞尔,”古德里安教授特意补充了一句。
这时富山雅史把一件东西塞到了路明非手里——入手冰凉沉重,是钢铁的质感。
路明非傻了,那居然是把手枪!
“沃尔特PPK手枪,口径7.65毫米,初速280米每秒,有效射程50米,装备部的家伙们给它做过一些改进。现在,你可以用它向鳞片射击。”富山雅史把那片鳞放置在窗台上。
“我知道这枪……007也用它。”路明非脸色惨白。
“是啊,就是那柄经典的007手枪。”富山雅史捂着耳朵,“别担心,射击就好了,对准鳞片。”
“疯子的逻辑真叫人不能理解。”路明非苦着脸举起枪,按照他高中军训时候的所学,对准鳞片,咬牙扣动扳机。
来美国留学之前他也不是没听人说过,美国是个自由奔放的国家,枪支管束向来不太严格。可眼见为实,路明非没想到美国竟自由奔放至此,就连学院的入学辅导都要真枪实弹地上。
轰然巨响中,路明非像挨了记重锤一样瘫倒在地,眼前火星乱闪,簇拥着他早已过世的太奶对他慈祥微笑。
与其说他握着的是把手枪,倒不如说那是台航炮!
“原来他不是那种体力优秀的学生!”富山雅史惊讶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也许我该拿把普通的左轮过来。”
“你这枪是装备部改造过的么?唉,那些疯子改造过的东西就不要轻易拿来试了!”古德里安教授一叠声地埋怨。
“一时有点好奇,是把好枪,虽然未必能一枪轰爆龙眼,不过估计能在四代种五代种身上留下点痕迹。”富山雅史说。
路明非使劲摇了摇头,看清了周围的情形,第一眼是姜枝微微蹙眉的不悦神情,第二眼则是围拢上来的古德里安教授和富山雅史,后者手里捏着那枚鳞片,依旧是完美的盾形依旧光滑如镜,那威力强如航炮的一枪没能在上面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可路明非分明记得他打中了……射击算是衰仔这辈子少有的擅长的事,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路明非的射击水平完全不逊色于他的星际技术。
“能抵御装备部那帮疯子改造过的手枪一枪,还一点损伤都没有的,恐怕也只有龙鳞了。”富山雅史说。
“就不能是高科技么?”路明非还在嘴硬。
“就算是纳米科技制成的钛合金也没办法毫无损伤地挡下这一枪,”富山雅史又说,“我有东京大学的材料学博士学位,你要相信我。”
完蛋,路明非绝望了,看来这所见鬼的卡塞尔学院不仅遍地都是疯子,还遍地都是高学历疯子。
英雄所见略同。
姜枝也这么觉得。不过她对卡塞尔学院的印象还要比路明非更复杂一些,基于对古德里安教授的判断,最开始在她眼里卡塞尔学院不仅是家精神病院,或许还和新东方存在着某种微妙的竞争关系。
结果到现在这印象又俨然被颠覆了,如今在少女心目中,卡塞尔学院堪称是耶稣那样成分复杂的东西——娘希匹,它赫然是精神病院、新东方和蓝翔的结合体!
这里的人兼具神经病的欢脱、美食家的挑剔和挖掘机师傅般的自信和专业!
现在还能退学么?
姜枝忽然有点后悔上了这艘贼船。
而撑船的两位已经打开了另一只手提箱,从里面取出支圆柱形的玻璃瓶放在桌上。
玻璃瓶里充满了用来防腐的福尔马林溶液,淡黄色的溶液中,一个形似蜥蜴的小家伙正微蜷着身体,尾巴修长,嘴边的长须在溶液中缓缓飘荡,合着眼睛的样子像待在母体中的婴儿那样安详,如果不是它背脊上生有两片幼嫩的翼膜,路明非甚至会觉得它是只大号的蜥蜴。
“这这这这……”路明非指着玻璃瓶张大嘴,像被雷劈了,“这真的不是塑料模型么!”
“不。这是一条红龙的幼崽,甚至还没死去,只是在沉睡状态。龙类很难杀死,尤其是高贵的初代种和次代种,即使你毁灭它们的身躯,都无法毁灭灵魂,它们会再度苏醒,”富山雅史说,“这是极难得的标本,通常人类无法捕获龙,因为龙类能够感觉人类大脑的活动,要么在人类靠近之前发动进攻,要么就会逃走。这个标本是1796年在印度发现的,很幸运,这条红龙幼崽大概是在刚刚孵化出来的时候被一条巨蟒吞下去了,当地的农民杀死了巨蟒,从它的肚子里得到了这个幼崽。”
看着罐里的幼龙,咔嚓咔嚓,路明非仿佛听到了自己世界观崩坏的声音。
他忽然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幻灭,大概就像听到古德里安教授盛赞路明非是仕兰高中本届最优秀毕业生的老校长一样幻灭。
“看!”古德里安教授也凑上来,他的语气带着赞叹和朝圣者般的虔诚,“只有真正的龙类会有如此完美的比例和如此优美的线条,如果这个世界真有所谓的造物主,那它们大概就是造物主最宠爱的孩子,是万物的灵长。”
姜枝和他们一起凝视那条幼龙,心里却在想万物的灵长难道不是人类么?怎么又变成龙族了?如果龙族是万物的灵长,那么人类又是什么?
“完美,是不是?”富山雅史带着赞叹的口气。
“完美。”路明非喃喃。
他盯着覆盖着龙眼的瞬膜,想到那对在黑暗里缓缓睁开的黄金瞳,仿佛世界之门在他的眼前开启。
泡在福尔马林溶液里的红龙幼崽忽然睁开了眼睛,金黄色的眼睛。它全身从头至尾,痉挛般地一颤,伸长脖子对路明非发出了吼叫,随之灼热的龙炎在它的喉咙深处被引燃,喷射而出!它奋力张开双翼,就要突破玻璃瓶的束缚,它苏醒了,不过猫一样大的身躯,却带着龙的威严。
路明非没有闪避,四个人全傻了,看着古老的标本在他们眼前复活。
细小的龙炎终究还是熄灭了,紧急时刻福尔马林溶液灌入了幼龙的喉咙,它痛苦地挣扎两下,幼嫩的翅翼和爪子也并未能突破玻璃的封锁。很快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正如它开始那样猝然结束了,百年的漫长沉眠再度继续,幼龙重新蜷缩起身体,闭上了那对威严的黄金竖瞳。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路明非尖叫着猛掐古德里安教授的大腿,“你们看到没!你们看到没!它醒了!它醒了!”
“别喊。”古德里安教授满脸呆傻地喃喃说,“看见了……你也看见了对不对?”
后半句话他问的是富山雅史。
面色苍白的日本人只顾点头,神情恍惚,“我也看见了……这不是我的原意,本来带这活体标本过来只是为了以防万一……”他说着说着突兀提高了音量,像个偶然发觉自己老公和隔壁家老王搞到了一张床上的中年妇女那样崩溃,“怎么回事!是档案馆那群人搞错标签了么?它的苏醒日期该是2077年才对!他们这样乱贴标签是会害死人的!刚刚它喷射了龙炎!龙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