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淬火
第八章:淬火 (第1/2页)赵启明的反应平静得令人心寒。
林浩挂断电话,掌心全是冷汗。他预想了赵启明可能会质疑、会催促,甚至可能流露出不满,但唯独没料到这种近乎漠然的“理解”。这更像是一种……早有预料的态度。
石锋的判断没错。赵启明绝非单纯的合作者。
危机感像藤蔓一样缠绕住林浩的心脏,越收越紧。他不能再被动等待,必须尽快拥有自保的力量。他想起了石锋偶尔指点村民时,提到过的“吐纳法”和基础拳架。当时他只当是强身健体的体操,如今看来,那可能就是桃源村传承的、真正能提升个人实力的法门。
再次进入桃源村,林浩直接找到了正在村后空地上带领几个年轻后生练拳的石锋。阳光下,石锋古铜色的皮肤上挂满汗珠,每一拳打出都带着破空声,动作简洁、刚猛,充满爆发力。
“石队长,我想学。”林浩开门见山,眼神坚定,“不是为了好勇斗狠,是为了保护该保护的人,守住该守的秘密。”
石锋收势,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锐利的目光扫过林浩:“身子太虚,下盘浮夸,心思杂乱。不是练武的料子。”
林浩脸上火辣辣的,但没有退缩:“我知道我底子差,但我可以练!再苦再累我也认!”
石锋盯着他看了半晌,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似乎要看穿林浩内心的决心是否足够坚韧。良久,他才沉声道:“武道一途,无捷径可走,吃得了苦?”
“吃得了!”林浩毫不犹豫。
“好。”石锋不再多言,“从今天起,每天凌晨,鸡鸣即起,来此见我。先从站桩开始。”
所谓的站桩,并非林浩想象中的简单站立。石锋要求的“混元桩”,要求双脚与肩同宽,双膝微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双手虚抱于胸前,看似静止,实则全身肌肉都在微调中维持着一种奇妙的平衡。
不过短短三五分钟,林浩就感觉双腿如同灌了铅般酸麻颤抖,额头冷汗直冒,上半身更是因为刻意保持姿势而僵硬酸痛。
“心浮气躁,气散形垮!”石锋低喝一声,手中的细竹竿不轻不重地抽在林浩微微发抖的小腿上,“意守丹田,呼吸绵长,把自己想象成一座山!”
竹竿抽打的刺痛让林浩一个激灵,他咬紧牙关,努力调整呼吸,摒弃杂念,将意识专注于小腹丹田之处。说来也怪,当他不再去对抗身体的酸痛,而是尝试去“感受”它,去引导呼吸在体内循环时,那股难以忍受的酸麻感似乎减轻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扎根于大地的沉稳感。
半个时辰的站桩,对林浩而言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结束时,他几乎无法迈步,全靠石锋拎着才没瘫倒在地。
“明天继续。”石锋丢下这句话,便转身离去,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林浩瘫在草地上,大口喘着气,浑身像是被拆散重组了一遍,但奇异的是,那种极度的疲惫过后,精神却有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里药婆婆给的宁神丸,最终没有服用。他要靠自己度过这第一关。
就这样,林浩开始了白天在现世周旋,凌晨在桃源村淬炼的枯燥而艰苦的生活。站桩、吐纳、然后是枯燥乏味的基础拳脚练习。石锋是个严苛到不近人情的老师,动作稍有偏差,竹竿便会毫不留情地落下。
几天下来,林浩身上多了不少青紫的淤痕,但他也清晰地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原本虚浮的脚步变得扎实,呼吸越发悠长有力,最重要的是,那种因危机逼近而产生的焦躁和无力感,在日复一日的锤炼中,逐渐被一种内在的、缓慢增长的力量感和冷静所取代。
这期间,他按照村长的指示,以“道路尚未修复”、“需要时间寻找替代路线”等理由,暂时稳住了赵启明。赵启明表面上依旧表示理解,甚至还“好心”地提供了一些处理网络负面信息的“专业建议”,但林浩能感觉到,电话那头的声音,温度正在一点点降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