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信息分析
第57章 信息分析 (第1/2页)实验的成功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收获在于解读。
陈瑜将接收到的、总量惊人的加密数据包转移到工坊内处理能力更强的独立分析阵列中。
这个由他亲手搭建、融合了战锤科技与本地硬件的系统开始全速运转,散热风扇发出轻微的呼啸声。
陈瑜走到分析阵列的主屏幕前,光学镜头锁定在开始滚动的解密日志上。
他调动了专为处理机械教内部通讯而优化的逻辑核心模块,开始系统性地破解。
首先被完全解密的是来自战锤宇宙那个古代遗迹的“工作报告”。
发送者标识正是他上一次实验时传送过去的那颗伺服颅骨。
报告以详实的二进制代码,辅以结构扫描图、资源清单和精确的工作日志,呈现了遗迹内的最新进展。
日志显示,伺服颅骨严格遵循他之前编辑好的预设指令,有效地组织起遗迹内遗留的护教军士兵与机仆。
它们系统地清理了通往遗迹核心区域的主要通道,清除了岁月积累的尘埃与局部坍塌的障碍;加固了关键支撑结构,评估并修复了古老力场发生器尚存的部分效能;并且,已经按照陈瑜提供的、经过他针对跨维度传输特性优化的图纸,开始建造一个专门用于维度实验的隔离操作区。
附带的进度示意图显示,这个临时性的实验场地已完成基础结构搭建和主要能源管线敷设,完成度超过百分之五十。
根据伺服颅骨基于当前资源和效率的推算,在陈瑜下一次尝试进行实体传送时,这个场地应能达到基本的安全运行标准。
看到这里,陈瑜满意的点了点头,另一边的推进进度符合他最初的设计预期。
这意味着他构建双向通道、获取战锤世界资源的战略构想,迈出了至关重要且坚实的一步。
一个稳定的接收端,是进行更大规模、更复杂传输的前提。
紧接着,他开始解析数据包的第二部分内容。
这部分信息并非源自遗迹内部,而是由停留在遗迹轨道上的那艘机械教护卫舰转发下来的、积压了一段时间的外部通讯。
作为负责支援陈瑜的探索舰,这艘护卫舰虽然并不归他所有,但在执行探索任务的时候还是会听他指挥的。
而在陈瑜下到地面探索古代遗迹之前,他留给护卫舰舰长的命令就是在近地轨道上停泊,等候他完成探索归来。
虽然之前陈瑜“失踪”了一段时间,但在在动辄以年、甚至十年为研究单位的机械教中,短期的静默实在是太过于正常。
所以轨道上的护卫舰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只是猜测陈瑜可能有了研究进展,不像被打扰。
因此他们只是将这些信息汇总之后发下来,并没有做出其他反应。
而这些讯息则被陈瑜留在遗迹内的通讯机仆整理并存储,并未做出回复。
直到伺服颅骨被传送回遗迹,才按照陈瑜预设的底层指令,向轨道上的护卫舰发送了一条“研究进入关键阶段,一切正常,维持静默”的回复信息。
这些信息大多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很多只是杂乱无章并不值得关注。
但在这些杂乱的外部信息流中,一条标记着【最高优先級//帝国摄政办公室//全域通告】的讯息,引起了陈瑜的格外关注。
讯息简练而沉重:第十三军团“极限战士”基因原体,帝国摄政王,罗伯特·基里曼,于色萨拉战役中,遭叛徒第三军团堕落原体福根重创,生命垂危,现已置于静滞力场中维持最后生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