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侯府锦缎藏暗棋,怡红烛火辨人心(修改)
第53章 侯府锦缎藏暗棋,怡红烛火辨人心(修改) (第1/2页)“侯爷,”
管事攥着衣角壮胆上前,“梁王这话实在说得太满了,怡红院毕竟只是……”
“毕竟只是民间的戏班子?”
李睿喉间滚过一声冷笑,手腕猛地一扬,酒壶“哐当”砸在青砖地上,琥珀色的酒液溅得满地都是。
“你当许澜沧真瞧得上时念那点小聪明?”
他看中的,是怡红院能让盛京的官爷们心甘情愿掏钱买账,是能让陛下放下帝王架子,特意去戏台前听戏……
话到此处,他忽然顿住,脑海里不受控制地浮现出今日御花园的场景。
时念应对玉贵妃刁难时,许澜沧就坐在左首第三席。
那时他漫不经心地把玩着酒杯,可目光却像钉在了戏台上,自始至终没离开过那抹素色身影。
当时只当是巧合,如今再细想,那哪里是巧合?
分明是许澜沧借着戏台,向满朝文武宣告他的立场!
而时念……
她不该被梁王卷进朝廷的党派斗争之中!
“去,把库房里那匹云纹锦取出来。”
李睿忽然开口,语气沉了几分。
管事一愣,下意识追问:“给、给谁送?”
“还能给谁。”
李睿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声音骤然褪去戾气,添了几分疲惫。
“送去怡红院,就说……本侯瞧着她们登台的戏服旧了,该换身新的。”
管事彻底懵了,脸上满是不解:“可梁王方才还说,要您……”
“他说他的,我做我的。”
李睿打断他的话,转身走到窗边,望着宫墙方向的夜色。
墨色的夜空压着朱红宫檐,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梁王既然要我给一个态度,那我就给他个识趣的样子。”
他顿了顿,指尖在冰凉的窗棂上轻轻划过,动作细腻得像是在描摹。
“但有些事,本侯不可能退!”
苏家一脉如今只剩下时念一根独苗,他必须得护着。
夜风吹进半开的窗棂,烛火将他挺拔的身影投在素色墙面上,忽明忽暗。
瞧着竟像头被囚在金丝笼里、蓄势待发的困兽。
次日天还未亮透,怡红院一楼的大堂已早早点起了烛火,暖黄的光透过窗纸洒在巷口的青石板上。
时念正帮十二调整董卓的戏服。
那肥厚的裙摆里足足塞了三层棉絮,十二穿着它走两步就摇摇晃晃,引得周围整理行头的姑娘们一阵轻笑。
“念姐,你看我这样像不像?”
十二憋足了劲儿,粗着嗓子喊了句“吾为天下计”。
那刻意装出的威严模样,逗得浅醉手里的胭脂盒都差点掉在地上。
时念笑着拍掉他肩上的线头,目光却不经意间扫过巷口。
那里停着辆不起眼的乌木马车,车帘紧紧闭着,可借着晨光,能隐约看到车辕上刻着的“李”字。
是永安侯府的马车。
她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指尖在十二的戏服下摆上顿了顿:
“今日黄昏开戏前,给侯府递张雅间的帖子。”
浅醉手里的动作一顿,满眼诧异:“永安侯?他前几日不是还……”
“正因为是他,才要给。”
时念抬眼望向戏台上方的横梁,那里挂着新绘的董卓画像,眉眼狰狞,嘴角却透着股说不出的悲凉。
虽然李贤她瞧不上,但李睿一直以来表现出的温和,让她觉得李睿应该不会是那个执棋者。
既然如此,她也没有必要一直端着架子刻意拉开距离。
巷口的马车缓缓动了,轱辘碾过青石板的声音由近及远,渐渐消失在晨雾里。
时念笑了,伸手拿起桌上的《三国演义》话本,指尖轻轻翻到“废汉帝陈留践位”那一页。
烛光下,她的指尖划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一行字,轻声叹了口气。
戏台上的烛火又跳了跳,将她的影子投在斑驳的木柱上,忽长忽短。
像极了她这几个月来兜兜转转、忽明忽暗的心思。
十二还在对着铜镜练习董卓的狞笑,许是棉絮塞得太厚,他转身时手肘不慎带倒了妆台上的胭脂盒。
殷红的粉末簌簌落在青石板上,摊开一小片暗沉的红,像极了一滩凝固的血。
“哎呀!瞧我这笨手笨脚的!”
十二慌忙蹲下身去擦,可越擦越乱,那抹红在青石板上晕开,反倒更显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