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111章 桂糕约记报喜诺,红院同议当家计

第111章 桂糕约记报喜诺,红院同议当家计

第111章 桂糕约记报喜诺,红院同议当家计 (第1/2页)

王思哲对着时念深深一揖,腰弯得极深。
  
  他眼底残留的红血丝还没消,却亮得像淬了星子,语气是前所未有的笃定。
  
  “下次放榜那日,我定捧着喜报来给您报喜。”
  
  “我等着。”
  
  时念笑了,她的声音从暗处飘荡过来。
  
  “到时候让吴婶给你蒸糕,蜜放足,料加够,管够你吃。”
  
  时念转身,望着那道身影消失在巷口拐角,才拢了拢披风。
  
  初冬的风本带着凉意,可此刻心里暖烘烘的,倒觉得这夜色也温柔了几分。
  
  明明是给王思哲打鸡血,结果自己倒先热血了起来。
  
  她转身往回走,刚到怡红院侧门,就见浅醉站在灯笼下。
  
  姑娘手里捧着件柔软的墨色披风,指尖还攥着个温热的汤婆子。
  
  见她来,立刻迎上来:“念姐,客人们刚才还问起您呢,说想听您讲段蓝星的故事。”
  
  时念接过披风裹紧,指尖触到汤婆子的暖意,笑问:“你一直在等着我?”
  
  浅醉脸上的笑淡了些,眼里却盛着透亮的光,轻轻点头:“王公子还好吧?”
  
  “他没事。”
  
  或许王思哲从前总觉得人要靠名头撑着,中了举才算有出息。
  
  想必如今也懂了,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有没有名头不重要,敢往前走才重要。
  
  时念望着院里依旧热闹的灯火,戏台上传来《知否》的调子。
  
  唱词混着喝彩声飘过来。
  
  她想起范进的故事。
  
  这世道总把科举当成唯一的出路,把中举当成人生的终点。
  
  可她想要告诉这些年轻人,路有千万条,只要肯抬脚,总有一条能通向光亮处。
  
  “走吧,回去看看他们的热闹。”
  
  时念拉起浅醉的手往院里走,脚下是几片细碎的月光。
  
  *
  
  三日后,盛京书肆的伙计提着一摞新印的《蓝星诗词集》来怡红院。
  
  刚做完事情就笑着来跟时念回话:“时老板,您还记得那个穿青布长衫的王书生不?如今在我们书肆扎了根哩!”
  
  他顿了顿,语气里添了几分敬佩:
  
  “白天搬书、晚上抄稿,连吃饭都捧着本旧策论,馒头就着凉水咽,也不肯耽误半会儿功夫。”
  
  “您是没瞧见他那手,手指上磨出的茧子比书稿的纸页还厚!”
  
  “王掌柜说,他抄的稿子比老先生们还仔细,可把我们这些老伙计都比下去了。”
  
  伙计又补充道,“今儿来他还托我带话,说多谢您的开导,等日后他中了举,定要亲手提着糕来谢您。”
  
  时念闻言笔尖顿了顿,墨滴在书肆分成那栏晕开个小圆点。
  
  她想起太白楼那晚的月光。
  
  王思哲攥着空酒碗说“我不走了”时,眼里的光比巷口的灯笼还亮。
  
  那是把绝望揉碎了,重新拼出的希望。
  
  浅醉端着新沏的雨前龙井进来,见她对着账册出神,忍不住提议:
  
  “念姐,这王思哲既有才学,性子又踏实,不如叫他来怡红院做事?”
  
  “咱们正好缺个抄戏本、整理诗签的先生,待遇定不会亏待他,总比在书肆搬书强。”
  
  时念抬头笑了,“他不会来的。”
  
  “为何?”
  
  浅醉不解地皱起眉,“咱们院里的书角、戏台,也不比书肆差才是?”
  
  “同样不用风吹日晒,也能常跟诗词打交道……”
  
  “体面分两种。”
  
  时念放下笔,指尖在案头上轻轻敲着。
  
  她语气很轻,却透着通透。
  
  “一种是旁人给的,像戏台的彩头、雅间的座次,看着光鲜,却要看人脸色;”
  
  “另一种是自己挣的,是手心被笔尖磨出的茧、案头堆的稿,握在手里踏实,不用仰仗谁。”
  
  “而王思哲要的,就是这种。”
  
  诗词大会那天。
  
  王思哲为长安与盛京的诗韵争得面红耳赤,狄英杰递给他蜜饯点心,他却摇着头往后退,说无功不受禄。
  
  他宁肯缩在角落啃冷馒头,也不肯要半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那股藏在谦和底下的硬气,像寒冬里不肯弯腰的梅,根扎得稳,骨节里长得都是倔强。
  
  “让他在书肆慢慢熬,比来怡红院做事更自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