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宫墙共商戏台计,宫殿彩排定细节
第122章 宫墙共商戏台计,宫殿彩排定细节 (第2/2页)“光影讲故事”的道理,从来都是一样的。
“时老板这冰面的法子,倒是省了不少事。”
王千源仰头朝高台上的时念喊,手里的墨斗线在阳光下绷得笔直。
“原先我还想着铺白瓷,你这法子倒是妙极!”
时念笑着点头,从高台上跳下来。
她走到草垛旁,捡起一捆干草往里面塞灯笼,指尖被粗糙的草叶划得微痒。
“这些草垛要错开摆,留出能过人的缝隙,演员从草垛缝里钻出来时,才像从破庙里躲雪的灾民。”
王千源看得认真,对身边的工匠道:“把最左边的草垛挪到土墙根,听时老板的,留缝隙。”
“咱们搭戏台是为了衬戏,不是为了好看,得让戏活起来才行。”
他转向时念,眼里的欣赏藏不住。
“若是早有这图纸,去年上元节宫里的灯台也不至于摆得那般死板,只好看不好用。”
时念没接话,只是指着雪山布景的最上层。
“最上层的青布要能拉动,演到雪停云开的戏份时,让伙计从后台拽绳子,慢慢把布卷上去,露出后面的蓝天布景。”
“我让乔章林用天青色的绸子画了几朵薄云,雪化云开,正好应了灾情渐解的戏眼,也能让台下的大人松口气。”
“妙!太妙了!”
王千源抚掌大笑,眼里满是赞叹。
“这布景不仅好看,还跟着戏走,比那些只会堆金玉的戏台强多了!”
从午时到未时,不过两个时辰,延庆殿的戏台已初见雏形。
雪山巍峨立在左侧,枯枝上的“积雪”透着荒寒;
土墙斑驳靠在右边,草垛里的灯笼透着暖光;
青石板铺的“冰面”在殿内泛着冷光,连映出的影子都带着戏味。
连见惯了宫里排场的连福都忍不住赞:
“这哪是临时搭的戏台,比梨园那些常年用的戏台还像样!”
王千源却盯着时念修改后的图纸,长叹一声,语气里满是惋惜。
“若时老板是个男子,凭这手艺,我这工部侍郎的位置,只怕该退位让贤了。”
这话一出,周围的工匠都停了手,连阿福都紧张地攥紧了拳头。
生怕时念被轻视,要跟王侍郎争执。
时念却只是淡淡一笑,将图纸叠好,递还给王千源。
“大人谬赞了。”
“男子能搭戏台,女子也能排戏文;男子能掌工部,女子也能懂布景,不过是各有所长,分工不同,谈不上谁该让谁。”
她的话不卑不亢,既没故作谦虚,也没刻意反驳,倒让王千源愣了愣。
他拱手道:“时老板说得是,是王某狭隘了,只想着男子当掌营造,倒忘了本事不分男女的理。”
时念谢过他,转头对阿福道:
“你去宫门口等浅醉她们,让她们赶紧进来,咱们现在彩排,别等宫宴快开场了才慌。”
“现在就彩排?”
王千源有些诧异,指了指殿外的日头。
“离宴席开场只剩一个时辰,按宫里的规矩,这会儿该候着了,哪有临开场前彩排的?”
“再说你们在怡红院定是练熟了,不差这一会儿。”
在他看来,戏台搭好了,戏也练熟了,没必要多此一举。
“场地跟咱们在怡红院预设的不一样。”
时念走到“冰面”上,轻轻踩了踩青石板,感受着滑度。
“怡红院的戏台矮,宫里的戏台高;怡红院用的是烛火,宫里的灯笼更亮,这些都得试过才放心。”
“万一演到‘凿冰’时,青石板不对,演员摔了;或是灯笼光太亮,晃得演员睁不开眼,忘了词,那可就出大岔子了。”
她的话条理清晰,王千源瞬间明白过来,立刻对工匠道:
“你们先歇会儿,给时老板腾地方。”
说话间,浅醉、凝霜、流芝等一众演员们已跟着阿福进来。
姑娘们穿着戏服,站在“冰面”上,望着眼前的雪山、土墙,眼里满是惊喜。
时念拿起台本,走到戏台中央。
“各就各位,咱们从‘灾民送汤’那场开始排,注意脚下的青石板,别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