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赠戏本情牵南北 赴青州帆送平安
第201章 赠戏本情牵南北 赴青州帆送平安 (第1/2页)“时老板,这是……这是园里几代人抄的戏本。”
李庚生把木盒往时念手里塞。
“从师祖传下来的那些,到素心新排的,连我年轻时记的都在里面了。”
“您带在身边,闲时翻一翻,若是能有用也算……我的一点心意。”
时念接过木盒,入手沉得惊人。
里面码得整整齐齐的戏本,怕是有好几十册。
对于一个把戏看得比命还重的人,这无疑是把自己的所有家底都给了自己。
此刻望着他发红的眼眶,指尖抚过那精致的雕纹,只觉得这木盒比任何金银都重。
“李班主放心,我会好好收着。”
也会好好传承下去。
时念的指尖在缠枝莲纹上轻轻摩挲,目光落在李庚生鬓角的白发上。
“待我们回了盛京,第一出戏就排《渔家女》。”
“让南岸的海浪声,也能在盛京的戏台上涨潮,让更多人知道,南岸有有家戏园名为祥福。”
李庚生猛地抬头,眼里的光像被点燃的烛火,亮得惊人。
他身后的伙计们再也忍不住,爆发出低低的欢呼。
晨雾渐渐散了,阳光穿过城门的拱洞,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像撒了把碎金。
时念登上马车时,回头望了一眼。
李庚生还站在原地,背脊挺得笔直,像株扎了根的老槐树;
祥福园的伙计们举起手里的戏服边角,红的、绿的、水蓝的,在风里飘成一片流动的虹。
那些新做的戏服,领口都绣着小小的“祥”字。
“走吧。”
时念放下车帘,将那片热闹隔在外面,指尖却还残留着木盒的温度。
马车轱辘“轱辘”驶动,车厢里很快响起浅醉和素心的低语。
浅醉正帮素心理着月白比甲的系带。
见素心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视线总往窗外瞟,便递过块裹着油纸的桃酥。
“第一次离开南岸?”
素心接过桃酥,轻轻点头:
“我从小就在南岸长大,师父总说戏园的四方台就是天下,我守着祥福园的戏台,真以为一辈子就这么过了。”
“直到长大后,才知道天下原来这么大。”
“听过你们的那些细之后,我才晓得,祝英台能女扮男装去书院,如今我也能跟着你们,去盛京、去青州,看更多风景。”
她顿了顿,忽然笑了,眼里的羞涩渐渐褪去。
“以前总觉得,戏里的故事都是假的,现在才知道,只要敢走出去,自己也能活成戏里的样子。”
浅醉望着她发亮的眼睛,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离开故土时的心情。
也是这般忐忑。
她伸手掀开帘子,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田野。
青黄相间的稻浪在风里起伏,像片流动的海。
“等回了盛京,我带你去逛上元庙会。”
“那里的糖画师傅,能捏出《三国》里的英雄,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络腮胡,连战马的鬃毛都根根分明。”
闻言素心的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连呼吸都轻了些,小心翼翼地问:
“真的?那……那能见到流芝姑娘吗?”
“我听小石头说,她嫁给温公子后,还在怡红院排新戏呢!”
“当然能。”
浅醉笑得眉眼弯弯,伸手拍了拍素心的手背。
“流芝的《凤求凰》还没有结束,正缺个懂弹琵琶的姐妹搭戏。”
“你的琵琶弹得那么好,定能帮上大忙,说不定你们还能一起改几段新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