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古井藏腥引山径,溪水生疑见人心
第204章 古井藏腥引山径,溪水生疑见人心 (第1/2页)老槐树枝叶垂落,筛下的光斑在井台上晃悠。
那老者枯瘦的手指先在井栏上摩挲了两下,才重重叹了口气。
“神婆前儿个特意来瞧过,说井里钻了脏东西,得请城里的道士来做场法事才能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阿福手里拎着的木桶。
“现在村里大伙都绕远路,去大黄山挑那溪水解渴。”
“虽说要翻两道梁,至少水是清的,喝着放心。”
阿福听得这话,拎着水桶的手不自觉松了松。
“咚”的一声闷响,桶沿磕在青石板井栏上,溅起星点尘土。
“那神婆的话也能信?”
“我看呐,说不定是这井水被啥东西污染了,跟脏东西可没关系。”
牛里正当即瞪了他一眼,眉峰拧起,可话到嘴边,语气反倒软了些:
“管它是污染还是啥邪祟,总之这井水现在不能喝,能避开就避开。”
他拍了拍井栏,声音沉得像老槐木。
“我是这村的里正,姓牛,总不能拿大伙的性命,骗你们这些赶路的外乡人。”
“多谢牛里正提醒。”
时念侧身福身行了一礼。
她抬眸时,眼底还带着些赶路的倦意,却依旧礼数周全:
“我等途经贵地,本不想叨扰村民,只是眼看日头偏西,天色不早了。”
“若真要去大黄山挑水,不知一来一回要走多久?”
牛里正原本打量她的眼神里还带着点对“奇装异服”的探究。
见这女子举止端庄、说话谦和,神色当即缓了大半。
他往西边那道隐在树影里的山路指了指,指尖划过远处连绵的山轮廓。
“翻过两道山梁就是溪水所在,脚程快些的话,约莫半个时辰能到。”
“就是山路不好走,尽是碎石子,溪水又藏在石缝里,得蹲下来用木桶慢慢接。”
“有劳里正指路。”
时念转头冲十四递了个眼色,示意他卸下水桶。
“我们人多,多派几个去,总能把水挑回来。”
牛里正却没挪步,目光忽然飘向不远处的田埂。
那里蹲着个穿灰布衫的小姑娘,瘦小的身子缩成一团,怀里捧着个空陶碗,指节攥得发白,碗沿都被她摸得发亮。
正是方才躲在灌木丛后偷瞄他们的那个孩子。
此刻她正望着井台的方向,喉头上下滚动,干裂的嘴唇抿得紧紧的,显然是渴得厉害。
“那是二柱家的丫头,小名叫丫蛋。”
牛里正的声音忽然低了些,还带着点叹气的尾音。
“她爹娘前阵子进山,遇上了山雨,连人带筐都没回来。”
“现在跟着个瞎眼的奶奶过活,顿顿都是野菜汤,也是可怜得很。”
时念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果然见丫蛋手里的空陶碗底,还沾着些青绿色的野菜渣。
想来是把先前陆襄给的那碗热汤喝得干干净净。
“十四,再多带两个水桶。”
时念忽然开口,“挑水的时候多接些,回头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分点。”
十四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连忙点头应道:“哎!我这就去拿!”
牛里正的眼睛亮了亮,枯瘦的手在井栏上轻轻敲了两下,原本皱着的眉梢也舒展开些:
“你们这些外乡人……”
他话没说完,转身就往村里走,脚步都比刚才快了些。
“我去叫几个后生给你们带路!那山路下雨天滑,你们不熟路,容易摔着!”
老槐树叶簌簌作响,方才还带着点凉意的风,不知怎的就暖了些,卷着淡淡的槐花香蹭过衣角。
时念望着牛里正的背影,见他路过田埂时,忽然停下脚步,从怀里掏出个用粗布包着的面团。
他把面团往丫蛋手里塞,丫蛋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念姐,这井水咱们真不打了?”
阿福挠了挠后脑勺,语气里还带着点怀疑。
“万一那牛里正唬咱们呢?说不定井水根本没事,就是想让咱们多跑趟腿。”
时念没直接回答,而是弯腰凑近井口。
井水很静,清晰地映出她的身影,旗袍的领口在水面晃荡,像一片浮在水上的云。
“你凑近闻闻。”
阿福依言凑过去,先是轻轻吸了口气,没太察觉,又猛吸了两口。
他的眉头瞬间拧成疙瘩,往后撤了半步。
“有股子腥气!像……像放了好几天的鱼鳃味,有点冲鼻子!”
“嗯。”
时念直起身,“这口井挨着村后的水渠,最近天热多雨。”
“怕是渠水反灌进井里,把底下的淤泥和脏东西带上来了,确实不干净。”
说话的功夫,就见牛里正领着三个后生从村里走出来,每人手里都拎着两只木桶。
领头的后生个子高,肩膀宽得像块门板。
他脸上带着点晒出来的红,咧嘴笑的时候,露出颗尖尖的小虎牙,看着格外憨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