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敛财秘辛,旧园疑踪
第212章 敛财秘辛,旧园疑踪 (第1/2页)“这事一出,城里直接炸开了锅。”
阿福搓了搓发凉的手,声音里还带着后怕。
“现在谁也不敢再给乞丐半分东西,有的店家见乞丐往门口凑,直接抄起门后的扫帚往外打,连句劝的话都没有。”
“就怕沾上个老乞丐那样的人引祸上门。”
他顿了顿:
“知府也慌了神,怕流民再闹出人命牵连到自己头上,当天就下令封了城门,对外只说要清查匪类,防止山匪混进城。”
“可实际上啊……”
“那客栈掌柜偷偷跟我说,这入城费根本不是知府定的,是付通判。”
“就是付兴博那侄子付明远下的令!”
“说是防匪,其实就是借着百姓的恐慌敛财,二十个铜板一个人,这几日收的银子,全进了付明远的私库,连知府都不敢多问一句。”
时念指尖在桌面轻轻敲着,节奏慢而沉。
连灾民的苦难都能当成生财的门路,这付明远,倒真是连猪狗都不如。
至于为何知府会对付明远如此态度,只怕……
他也不想引火烧身。
因着背后无人,他在其位却无法放开拳脚做事,反而处处受掣肘,也是不易。
可追根溯源,还是能力不够。
“那山匪呢?官府没派兵去剿?”
时念直刺要害。
山匪屠村是因,百姓入城是果。
若山匪真能剿除,百姓何至于堵在城外受苦?
阿福的头垂得更低了,声音也透着股无力。
“掌柜的说,官府倒是派了两队兵去山里搜剿。”
“可搜了整整三天,连山匪的影子都没摸着,只在乱石村的废墟里捡了些破碗碎片。”
“现在城里有两种说法,一种说那些山匪早就带着抢来的东西逃进深山了,另一种……”
他咽了口唾沫,喉结滚动得厉害,声音细得像蚊子叫。
“另一种——有人私下说,那山匪根本就是有人故意养的!”
“屠村的日子选得太巧了,刚好在秋收后,而且山匪只屠了乱石村一个小村子,没再犯别的地方。”
“倒像是故意把周边百姓往青州城里赶,好让付明远收那笔入城钱。”
房间里瞬间静了下来。
时念望着茶杯里晃动的倒影,指尖轻轻摩挲着杯壁。
她忽然想起在南岸盐仓见过的那些账本,密密麻麻的数字背后,是渔民们买不起盐、只能吃淡食的苦;
想起青州城门下缩在破庙里的百姓,他们眼里的光,正一点点被这世道磨成死寂的灰。
这些苦难,从来都不是偶然。
“客栈掌柜还说什么别的了吗?”
阿福愣了愣,连忙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草纸。
“哦对了!他还给了我这个,说是前几日有人偷偷贴在城门口的布告栏上,没半天就被官府的人撕了。”
“掌柜的觉得蹊跷,就趁乱揭了一角藏起来了。”
时念接过纸,展开。
纸上是用炭笔写的告示,详细写了乱石村屠村的细节。
告示末尾,同样画着个一模一样的刀形,刀把上缠着根红绳。
她将纸仔细折好塞进袖袋。
“阿福,去通知大家,今晚早些歇着,备好随身的东西,明日一早,咱们直接去城西的旧梨园。”
“旧梨园?”
阿福愣了愣,虽不明白时念为何突然提这个地方,却还是重重点头。
“哎!我这就去说!”
房间里只剩下时念一人,她走到窗边,掀起窗帘一角望着窗外渐浓的暮色。
青州城的轮廓在夜色里像头蛰伏的巨兽,连呼吸都透着压抑。
回身端起桌上的茶杯,对着那片沉沉的黑暗轻轻碰了碰杯沿,动作轻得像在与某个看不见的对手对话。
次日天刚蒙蒙亮。
时念已带着阿福、十四、大力等五六个精壮汉子往城西去。
“念姐,您真打算去那春风园啊?”
阿福扛着根磨得光滑的枣木棍走在最前头,木棍的一头还缠着圈粗麻绳。
他望着前头残破的戏园子,忍不住嘀咕:
“您瞧这地方,院墙塌了大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