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祁醉访永寻亲托,晚晴识佩忆旧踪
第225章 祁醉访永寻亲托,晚晴识佩忆旧踪 (第2/2页)祁醉坐在对面的太师椅上,指尖摩挲着茶杯的耳柄。
然而他的目光却落在窗外的桂花树上,声音里带着些微的怅然。
“一码归一码,若时老板要送,祁某自然敢收。”
他顿了顿,抬眼望向时念,眼底的复杂几乎要溢出来。
前日属下从盛京带回消息,说晚晴在怡红院待了七年。
从十三岁到二十岁,从未离开过盛京半步。
所以,她不是昭宁。
祁醉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
“我那妹妹,十三年前就丢了,若是还在,该和晚晴姑娘一般大。”
时念没接话,只是给他续了些茶水。
碧色的茶汤里,祁醉的影子微微晃动,带着种卸下重担的疲惫。
“说起来可笑,”
祁醉忽然笑了,笑声里裹着自嘲。
“我寻了她三年,从华南到盛京,却偏偏在青州认错了人。”
他望着时念。
“那日晚晴姑娘说,你们是站着挣银子,我起初还不信,觉得不过是青楼女子的托词。”
李复的喉结动了动,显然没料到祁醉会突然说起这个。
“可后来才听说,”
祁醉的目光扫过旁边书架上摆放的《蓝星诗词集》抄本。
“怡红院的姑娘们不仅能脱籍,还能识字、排戏,甚至能进宫为陛下表演。”
“你们印的诗集刊印本,更是让寒门学子都能买得起。”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带着些许歉意。
“是祁某当日太过狭隘,还望诸位原谅。”
时念端起茶盏,轻轻碰了碰唇沿。
“祁公子今日来,不只是为了说这些吧?”
祁醉迎上她的目光,眼底的怅然褪去,多了些清明的锐利:
“我想请时老板帮个忙。”
“哦?”
“昭宁失踪那年,戴着块玉佩,玉佩的背面刻着昭字。”
祁醉从袖中掏出张画像,上面是个梳着双丫髻的姑娘,眉眼间竟真与晚晴有几分相似。
“我想借怡红院的路子,帮我寻人,若是有人见过这玉佩,或是见过相似的女子……”
时念看着画像上的小姑娘,忽然想起晚晴虎口的浅疤,想起她排戏时的倔强,心里轻轻一动。
“不过举手之劳,我们应下便是。”
她接过画像,指尖在小姑娘的眉眼上轻轻划过。
“只是祁公子也知道,这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未必能……”
“我知道。”
祁醉打断她,从怀里掏出块玉佩,玉质温润,上面刻着个“祁”字。
“凭此玉佩,华南的祁家商栈都可为你们提供方便,钱粮、人手,只要能找到昭宁,什么都好说。”
这已是赤裸裸的结盟邀请。
李复的目光在玉佩上顿了顿,又看向时念,眼里带着询问。
与祁家合作,意味着与大长公主搅合到一处,绝非小事。
时念却笑了,将玉佩推了回去。
“寻人的忙,我自然会帮,不必如此。”
她顿了顿,语气坦诚。
“只是怡红院有怡红院的规矩,还望祁公子体谅。”
祁醉望着被退回的玉佩,心里对时念的成见彻底松懈。
他见过太多想攀附祁家的人,却第一次见有人主动推拒。
“好。”
他收起玉佩,眼底的欣赏更浓了。
“那就多谢时老板。”
临走时,祁醉忽然回头。
他的目光落在院角练剑的十四身上,又扫过李复等人,忽然道:
“青州的天云寨虽不在永州,但还是小心为好。”
时念点头:“多谢提醒。”
祁醉的马车消失在巷口时,李复才低声道:“时老板,与祁家走得太近,怕是……”
“我知道。”
时念望着墙上的画像,小姑娘的笑脸在晨光里格外鲜活。
“但寻人的事,与派系无关。”
她顿了顿,忽然对浅醉道:“去把晚晴叫来,让她也认认这画像。”
晚晴赶来时,手里还拿着本《蓝星故事集》。
见了画像,忽然疑惑“嗯”了一声:“这玉佩……我好像见过!”
众人齐刷刷看向她,晚晴的指尖在画像上的玉佩处轻轻点着。
“去年在盛京的时候,有个老汉和一位姑娘卖过一块相似的,也是刻着‘昭’字,只是那时我没在意……”
如今才恍然想起,为何会觉得那祁醉面熟。
原来是早在一年前,她就已经见过那祁昭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