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桂夜怡红逢帝驾,侯门隙影惹心殇
第257章 桂夜怡红逢帝驾,侯门隙影惹心殇 (第1/2页)婉转的《嫦娥奔月》唱腔还在怡红院的夜色里绕梁。
混着阶前桂树飘来的甜香,本是中秋赏戏的惬意光景,却因一道明黄身影的踏入,悄然变了味。
南齐帝驾临的消息没提前透半分。
原本凑在一处热议戏文的官员们,瞬间敛了谈笑。
大多人腰背不自觉地挺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冰凉的边缘。
然而他们的眼神却忍不住往鹊中堂那间最雅致的包厢瞟。
离雅间远些的几位官员,借着戏台骤起的锣鼓声低声交谈。
声音压得像蚊蚋似的,生怕漏进贵人耳中。
“皇上怎么会突然来这儿?难道是时老板的面子大,连皇宫都递了帖子请皇上过来?”
“瞧着不像!”
旁边的人立刻摇头。
“时老板的戏班虽红,可要是真往宫里递了帖子,咱们这些常来捧戏的,怎么会半点儿风声都没听见!”
另一位官员跟着附和,目光飞快往雅间方向扫了眼,又慌忙收回。
“依我看啊,是时老板这怡红院办得合了皇上心意。”
“你们瞧这中秋布置……皇上定是特意来凑个热闹,捧个场。”
这话让周围几人悄悄松了口气,可也不敢再放肆说笑,只能强压着心思盯向戏台。
台上玲珑饰演的嫦娥正立在“圆月”灯影旁。
她的水袖轻拂过鲛绡裁的云纹,身姿翩跹得像幅会动的仕女图,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可受邀来的官员们哪有心思赏戏?
满脑子都在转着“皇上为何突然驾临”的念头,连桌上温着的雨前茶、酥软的莲蓉月饼都忘了动。
尤其是鹊中堂雅间附近的人,更是如坐针毡。
之前还能跟家眷低声说笑两句,此刻却个个正襟危坐,连呼吸都放轻了。
生怕动静大了惊扰了隔壁的帝王。
有位年过五旬的通政司大人,手一抖碰倒了茶杯,茶水顺着桌沿溅在衣衫上,洇出一大片湿痕。
他慌忙掏出手帕去擦,额角都冒了汗,嘴里还不住地小声嘀咕“罪过”。
就在这满院拘谨的氛围里,一道吊儿郎当的身影却逆着人群,晃进了鹊中堂的雅间。
是李贤。
他活脱脱一副不受管束的纨绔模样。
扫了眼雅间里满座敛声屏气的“正经人”,他嘴角不屑地撇了撇。
径直走到靠窗的空位坐下,还大喇喇地把脚搭在旁边的矮凳上。
目光扫过雅间,正好落在李睿身上。
永安侯正陪着刘氏说话,身旁的李煜和李娇苒凑在一块儿,讨论着戏里的嫦娥该选广寒宫还是人间。
李贤嘴里的月饼瞬间没了滋味,嚼着像吞了糙糠。
他压低声音嘀咕了句:“就会装模作样。”
这话虽轻,却还是被身后跟着的随从听了去。
那随从是李睿特意派来盯着李贤的,见状连忙上前半步,放低声音劝。
“公子,侯爷也是盼着您能跟夫人、二公子和小姐多亲近亲近。”
毕竟是一家人,总这么生分着……
“亲近?”
李贤转头,冷笑一声,把手里啃剩的月饼皮往桌上一扔,碎屑溅了半桌。
“我跟那个害死我娘、占了我娘位置的女人,有什么好亲近的?”
随从顿时闭了嘴,没再说下去。
他哪能不知道李贤的心结?
当年先夫人苏婉走得急,缠绵病榻没几日就去了。
然而没过多久,侯府就托了媒人往刘家提亲。
李贤打那时起就认定,是刘氏耍了手段抢了母亲的位置。
所以这些年不管刘氏怎么示好,他都视若仇敌。
可只有侯府里少数几个老人知道。
当年是老太君见李睿身边没个体己人照料。
又心疼李煜那时才三岁,怕孩子没娘受委屈,才急着要给李睿续弦。
刘家一开始还再三推辞,是老太君亲自登门说了好几次,才点头应下的。
而这些内情,李贤却半句都听不进去。
不远处的刘氏恰好瞥见了李贤独自坐着的模样。
自她嫁进侯府,李贤就没给过好脸色。
可她总记着老太君临终前的托付,想替她好好照看这孩子,可偏偏怎么都暖不透他的心。
刘氏悄悄拉了拉李睿的袖子,目光往李贤那边递了递,声音压得极轻:
“要不……我去叫贤儿过来一起坐?左右这位置也空着,一家人凑在一块儿,也热闹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