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260章 账薄压心添急绪,良言助才赴秋闱

第260章 账薄压心添急绪,良言助才赴秋闱

第260章 账薄压心添急绪,良言助才赴秋闱 (第1/2页)

城西新场地的建设如火如荼。
  
  而时念正坐在书房的梨花木案后,算着账本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
  
  窗外倒一派热闹。
  
  浅醉和素心捧着新戏服的料子叽叽喳喳,讨论着该给《鹊桥仙》的织女绣几重云纹;
  
  吴婶在灶房蒸着给工人的红糖馒头,甜香顺着窗缝钻进来;
  
  檐角悬着的诗签被风掀得哗哗响,偶尔有片泛黄的桂树叶落在“但愿人长久”的笺纸上,转瞬又被吹走。
  
  可这热闹却透不进书房,摊在桌上的账本像块沉甸甸的青石,压得时念胸口发闷。
  
  “缴完商税,账上就只剩两千八百三十三两了。”
  
  张珂源站在案旁,声音里满是难掩的焦虑。
  
  “院里日常运转每日至少要三百两,伙计的工钱、每日的食材采买、戏服的浆洗修补,一样都省不得。”
  
  “新场地那边更吃银子,青砖木料已经付了五百两定金。”
  
  “后续匠人工资、戏台的楠木梁、读书区的书架,至少还得一千五百两才能兜底。”
  
  他顿了顿,又翻了翻账本后页的营收记录,语气更沉:
  
  “中秋宴那批月饼、茶水和新做的戏服,成本到现在还没完全平回来。”
  
  “虽说中秋后生意回暖,可大满园和花月楼天天抄咱们的戏本。”
  
  “连《水调歌头》都敢改两句词就演,还把门票降了两成,硬生生分走了近三成客人。”
  
  时念听着这些,心里算得门清。
  
  账上的银子撑死够维持三个月运转,再加上新场地的缺口,还差足足一千两。
  
  她想起去年改造怡红院时,靠门票和周边、《蓝星诗词集》的售卖,没半个月就盘活了资金。
  
  可现在,抄袭的阴影像片乌云,把营收的路挡得死死的。
  
  “我知道了。”
  
  时念合上账本,声音平静得让张珂源愣了愣。
  
  他原以为她会皱眉,会焦虑,却没料到她这般镇定。
  
  “等会儿我会让十四送一千两来,先填进账里应急。”
  
  “念姐!那是您的……您的养老钱啊!”
  
  张珂源抬头,话都说不利索了。
  
  他还记得去年时念把这笔银子存进钱庄时,大家还调侃过。
  
  晚晴笑着说“念姐存这么多,莫不是想在城外买个庄子,养些俊俏面首解闷”。
  
  时念当时还笑骂着扔了块糕过去,说“是给我自己留的防身钱”。
  
  这钱是她一点点攒下的底气,怎么能说动就动?
  
  时念却笑了笑。
  
  “什么养老钱,现在院里和新场地都需要,就先用着。”
  
  “再说,等新场地建成,能容下上千人听戏读书,到时候咱们的营收肯定能翻番,这钱很快就能攒回来。”
  
  她心里不是没犹豫。
  
  也想起过万一出事,所有投入的银子就全部打了水漂。
  
  可转念一想,怡红院早已不是她“借住”的地方。
  
  这里是他们的家,是蓝星文化在南齐扎根的土壤。
  
  想要让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必定要付出许多。
  
  比起“防身”,让大家能安稳干活、让新场地顺利立起来,才更重要。
  
  张珂源还想再劝,却见时念已经起身,目光望向窗外。
  
  几只麻雀落在诗签架上,被风吹得扑棱着翅膀,正巧碰掉了张写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笺纸。
  
  “之前不动大满园和花月楼,是想着借他们的抄袭,让《蓝星故事集》更快传到市井百姓手里。”
  
  “毕竟咱们怡红院的客人多是官员和商户,很难下沉到街头巷尾的普通人家,他们抄得越凶,知道蓝星文化的人就越多。”
  
  “可现在不一样了。”
  
  她转过身,眼底闪着亮:
  
  “咱们缺银子,新场地建成后也不需要再靠他们宣传,是时候收网了。”
  
  张珂源瞬间明白过来。
  
  之前时念的“纵容”不是软弱,是“以退为进”。
  
  他连忙凑上前,“那咱们从哪入手?他们抄戏名、降票价,咱们总不能也跟着降价吧?”
  
  “从他们抄不好的地方下手。”
  
  时念指尖在案上轻轻敲着,节奏清晰。
  
  “花月楼演《渔家女》,把采莲的动作改成了调情的姿态,完全丢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意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