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分析
第十三章 分析 (第1/2页)冰冷的机械音毫无征兆地在他脑海中响起,不带一丝一毫的情感波动。
“对。存在特殊召唤模式。但此模式的触发条件并非宿主可以控制,完全随机,并基于本系统当前的数据流和运算逻辑。简单来说,到时候要看本系统的心情再做决定。”
“这也行?!”叶晨差点没背过气去,他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你的心情?你一个系统还有心情?这跟街边算命的说‘全看天意’有什么区别?”
他顿了顿,心中那点旖旎的小心思又开始作祟。在这个人命如草芥,娱乐活动极度匮乏的乱世,作为一个来自信息爆炸时代的现代人,他的精神世界实在是有些贫瘠。他搓了搓手,带着几分难以启齿的希冀,试探性地问道:“那个……系统大神,商量个事呗?除了能召唤一百零八将这种猛男之外,像……像那个潘金莲、李师师之流的,能不能也考虑一下?你看啊,反正这类人对一统天下也无关紧要,纯属个人生活品质问题,对吧?就当是……员工福利了?”
问出这句话后,叶晨自己都觉得有些脸红。但他实在是被这乱世的枯燥和压力逼得有点精神失常了。他渴望一点熟悉的东西,哪怕是小说里的人物,也能给他带来一丝慰藉。
系统沉默了片刻,那片刻的寂静让叶晨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甚至能听到自己“怦怦”的心跳声。
“这就看本系统的心情了。”系统最终还是用那句万能的、不置可否的话作为回答,语气里似乎还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鄙夷?
“啊……”叶晨发出一声长长的、充满失望的哀嚎,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骨头,软绵绵地靠着门。搞了半天,还是这句话,简直就是耍无赖。
“若没有别的问题,本系统将进入休眠模式以节约能源。需要我时,宿主只要集中意念呼叫系统即可。”
“额,好吧,你……你先退出吧……”叶晨有气无力地挥了挥手,仿佛这样就能把它从自己的脑子里赶出去一样。
随着系统声音的消失,整个世界仿佛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风声和烛火燃烧时发出的“噼啪”轻响。叶晨缓缓地睁开眼,眼中的光彩也随之黯淡下去,取而代-的是一抹浓得化不开的愁容。
他站直身子,走到那张简陋的木桌前,双手撑在桌面上,俯视着那张粗糙的地图。地图上,寿春那个位置被他用木炭画了一个大大的叉。
“这开局……想要称霸还真是地狱难度啊。”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苦涩。
不管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他用力地摇了摇头,将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甩出脑海。寿春,那个如今因为袁术称帝而成为众矢之的的漩涡中心,目前自然是不可能染指的。自己这点家当,扔进去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潜伏、等待,在一年后,等袁术这条内忧外患的落水狗,被曹操、吕布、孙策等几大诸侯联手彻底干趴下,自己或许才能在混乱中找到一丝机会。
而眼下,目前最为要紧的,是生存!
“粮草!”叶晨的拳头重重地砸在桌上,震得烛台都跳了一下。
他必须囤积粮草,大量的粮草!这是军队的命脉,是人心的基石。在这个时代,有粮,就有兵,就有活下去的资本。他必须趁着陈兰、雷薄这两个袁术未来的叛将,还未正式脱离袁术的这段宝贵空档期,赶紧发展壮大起来。
一想到这两个人,叶晨的眉头就锁得更紧了。若是日后等他们二人背叛袁术,啸聚山林,落草为寇,自己恐怕就真的是一点机会都不会有了。根据他的历史记忆,这两个人虽然在正史中名声不显,但他们落草为寇的号召力,却强得可怕。他们本就是山贼出身,在袁术麾下看不到前景,一旦重归旧业,振臂一呼,那些流民、散兵、山匪便会蜂拥而至。
“几万人的规模……”叶晨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数字像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在他的印象中,这二人在离开袁术后,凭借着袁术残部的名头和自身的匪首经验,迅速就能拉起一支几万人的队伍,盘踞在庐江、九江一带。若真到了那时候,自己这点人马,在他们面前,与螳臂当车何异?
如今是公元197年初,陈兰、雷薄叛逃袁术,是在198年。自己还有……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不,不能算两年,满打满算,也就一年多的时间来准备和发展。时间紧迫,不容有失!
抛开陈兰、雷薄这个近在咫尺的威胁不谈,叶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闭上眼睛,仔细回忆着197年这一整年里发生的所有大事,试图在历史的洪流中,为自己这艘小破船找到一丝能够借力的浪潮。
公元197年,对整个天下格局而言,是极为动荡和关键的一年。
一月,袁术这个被野心冲昏了头的衰鬼,不顾所有人的劝阻,悍然在寿春称帝。这个愚蠢的决定,瞬间让他成为了天下公敌。一时间,寿春城内外人心惶惶,无论是官吏还是百姓,都过得是提心吊胆,生怕北方那位“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曹操,立马就带着虎狼之师杀了过来。
然而,历史的走向总是充满了戏剧性。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曹操会立刻南下讨伐伪帝时,一桩桃色丑闻,却让曹军的征伐步伐戛然而止。
“曹操啊曹操,你英雄一世,却偏偏好人妻这一口……”叶晨的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冷笑。
好在,也正是因为这个“好在”,曹操在宛城贪念美色,不顾道义,强行染指了降将张绣的婶子邹氏,逼得张绣愤而复叛。那一夜,宛城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动天地。曹操虽然侥幸逃脱,却落得一败涂地。为了掩护他撤退,他麾下最忠勇的猛将,被誉为“古之恶来”的典韦,手持双戟,力战而亡,死后半晌无人敢近前。就连他最喜爱的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也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兵灾中丧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