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灰烬纪念日
第1章 灰烬纪念日 (第1/2页)(顾杉日记摘录-2024年7月14日,事故发生后一年)
***
官方报告第73页,附录B,第4段,结论部分,白纸黑字地写着:“研究员思瑜,因高能量子场不可控坍缩,导致本体发生‘量子化湮灭’,判定为因公殉职。”
他们用了“湮灭”这个词,听起来干净、彻底,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他们在撒谎。
湮灭是物质与反物质相遇后归于虚无,是纯粹的能量释放。但我亲眼看到的,不是湮灭。思瑜不是被“毁灭”的,她是被“删除”的。就像一段运行中的代码,被一个更高权限的存在,从现实这个巨大的程序里,精准地、毫无痕迹地擦除了。
没有爆炸,没有强光,甚至没有声音。只有视觉上的一个“断层”,前一帧她还站在那里,隔着防护面罩,对我露出一个略带紧张的笑容;下一帧,那里只剩下扭曲的空气,以及实验舱内壁上,瞬间凝结又迅速升华的、奇异的分形冰晶。
他们说我受了刺激,产生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看到的都是幻觉。
张震院士,我的恩师,如今学院的负责人,拍着我的肩膀,语气沉重:“顾杉,接受现实吧。让思瑜安息,也让你自己……解脱。”
解脱?
如果我接受了他们的“现实”,那我才真正杀死了思瑜。我成了那个在她的死亡证明上签字盖章的帮凶。
不,我知道她还在。在某个地方。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告诉我,一旦发生耦合,信息就不会真正消失。它只是……去了别处。
我必须找到那个“别处”。
今天,是他们为她举办的“追思会”一周年纪念。我称之为“灰烬纪念日”。纪念他们试图将真相和她一起,烧成灰烬的日子。
***
国家高等科学技术研究院,第七实验室的大门,被一道醒目的黄色封条和厚重的钢锁隔绝。曾经是院里最先进、最繁忙的地方,如今却像一座现代化的坟墓,寂静地矗立在科研大楼的最深处。
顾杉站在门外,手里攥着那张印有“量子化湮灭”的报告复印件,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三十五岁的年纪,头发却已灰白参半,眼窝深陷,唯有那双眼睛,燃烧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光,与周遭死寂的环境格格不入。
他没有试图进去。所有的访问权限都被吊销了。他来这里,只是为了感受——感受一年前那个瞬间,在此地留下的“回响”。这是他每周的仪式。
“顾博士?”一个略带迟疑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顾杉没有回头,听出了是谁。陈远,他曾经的学生,现在院里少数还愿意和他说话的人之一。
“又来看她了?”陈远走到他身边,看着那扇封闭的门,叹了口气。他比顾杉小三岁,戴着黑框眼镜,脸上带着技术宅固有的认真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他们要把这里拆了。”陈远低声说,“下个月。改建为新型材料仓库。所有的遗留设备,都会当做废铁处理。”
顾杉的身体几不可察地晃动了一下。废铁……那些是他和思瑜一点点调试、改良,倾注了无数心血的眼睛。是如今他唯一能想到的,可能还残留着思瑜痕迹的东西。
“张院士找你,”陈远顿了顿,补充道,“在他的办公室。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