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卜命
第四章·卜命 (第2/2页)顾非真再次闭上了眼,一副两耳不闻的样子。
县尉默然冷哼,理了理衣襟,施施然坐回椅子,允了差役对苏千誉求见的禀报。
“未能及时前来拜见,望掌院与县尉海涵。”苏千誉仪态端庄的进门,行了叉手礼。
按官职大小,顾非真正七品通玄院掌院,兼褒赠之官位从三品正议大夫。县尉正九品,应上级先开口。
县尉很有规矩的看了看顾非真,见其点头回礼,这才接着回应。
他心里舒畅极了,终于有个能正常闲谈的人了,欲大侃特侃,一抒胸中烦闷。
可苏千誉没给机会,直言道:“我有两件事,望官家指点一二。”
“第一,小差的伤势,二位是清楚的。我有个求药的路子,不敢承诺一定成功,但愿一试。性命攸关,耽误不得,要马上去清化坊一趟,希望县尉能给予文牒,交今夜负责宵禁的金吾卫,准我通行。”
对面两人有些意外。
顾非真静静的审视着苏千誉,目光中露出一点希冀。
县尉眼珠转了转,探问道:“苏娘子是去买药呢,还是拜访哪位友人?”
清化坊,堪称琼楼玉宇黄金地,与皇城、宫城相邻,除了出名的清化旅店等酒肆、商铺,仅住着左金吾卫,及高门显贵,人员不似其他坊里繁杂混乱,但各家各户,也都是不好惹的主。
县尉首先想到的是,万一苏千誉没帮上忙,还惹出乱子,岂是他能担待的。
苏千誉坦荡道:“自然是去相熟之人的宅邸。您放心,不会有任何逾矩。。”
县尉将相熟二字在心里念了两遍,又仔细想了想,住在清化坊的有哪几户人家,沉吟少顷,下决心一试,“行。就这么办。让门外等着的学徒,将笔墨纸砚端进来吧。”
县尉着手书写之际,苏千誉看向了顾非真,“第二件事,我的医馆是否是距离小差被害的地方,最近的一个?”
这话颇有内涵,连县尉都笔锋一顿,瞄了瞄对视的两人。
事儿不妨做,忙可以帮,但绝不能为他人做嫁衣,更不能被卖了,还替人数钱。
这就是苏千誉的原则之一。
顾非真听懂了其中的一语双关,慎重道:“不是。去过别处。他们无能为力,推荐了这里,只说坐诊的是神医,能包治百病,起死回生。”
听到和齐叔转述的传言一摸一样,苏千誉更坚定自己被暗中针对。
“这话您也信?”她秀眉一蹙,如同水面骤起涟漪,别有风姿之内,暗藏怒波。
顾非真直率道:“各行各业,常有高手大隐于市,或藏于林泉野径。许多方术之士亦游隐于民间。为何不信?”
苏千誉语塞,怔了怔,忽的哑然失笑,“身份不同,看待事物各有道理,您说的也对。敢问夸赞我医馆的是哪家同行?”
“益源。”顾非真说完,县尉也写完了。
苏千誉收好文牒字据,再次作礼,“多谢二位官家信任。若能分忧,是我的幸运。若求药未果,还请见谅。”
“平安就好,平安就好。”县尉憨态可掬的回应,不忘起身相送至门口。
顾非真将注视苏千誉远去的视线,落在了县尉殷切的背影上,“方才谈话,无人暗中偷听。她思虑周全谨慎,不会有事。”
县尉上扬的嘴角一沉,十分嫌弃,但不敢面对面的表现出来,转身笑道:“掌院身怀绝技,受圣人赏识,自可快人快语,恣意潇洒。下官没有您这样的天资,场面话还是要说说的。”
顾非真无言,双眼低垂盯着前方,冥冥似有所想,冷峻的神态中,流露出一点难以捉摸的诡异,“苏千誉只是一个商人吗?”
“昂,他们家三代做茶叶生意,扎根洛阳多年。掌院对她有兴趣?”县尉眼冒精光,戏谑之火熊熊燃起,字里行间细听都带着一股蠢蠢欲动的窥私欲望。
室内再次陷入一片沉寂。
县尉如被泼了盆冷水,心里给了顾非真几十回棒槌,才恹恹的坐在桌前,盯着烛台发呆。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起了风,烛火被吹得明灭不定,也给昏昏欲睡的人,提了提神。
县尉揉了把脸,见顾非真仍不动如山,不禁佩服,提起茶壶斟了两杯,正要客气两句,忽又想到了什么,改口道:“恕下官愚昧。我朝方术治病,破受信赖,您是此中佼佼者,对小差就没办法吗?”
“方术,分作方技、术数和幻术。前者,通过丹药养生,使人祛病延年、长生不死,修慧根与缘分,于大多数人而言虚无缥缈,虽有医理,却也没有传说的那般厉害。生老病死乃天道,倒行逆施必遭反噬,不可替代医师。大多巫医不误人性命已是好的,另有招摇撞骗者多如牛毛。术数,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类,以阴阳生克制化之理,测人事、国运,与幻术都无关医治。”顾非真回答的木然,如一半神游天外。
“受教了。”县尉盯着小差感慨:“不知掌院能看透他的气运吗?”
“既能生于富裕之家,必有印绶财官悬天门,南征北战旅马行。但四清六活,聪明太过,易遭天妒。此女命数,非三言两语可论,还需细看八字、个人意志与外因。”
此番回答,顾非真极为专注,带着些许迟疑,一双凤眼里笼着复杂的光色,藏着难以拆解的千头万绪。
“一个寻常女商,怎会有那样的大气运,怎会牵动我的命数?”这话才是他最想说,而又不能说的。
县尉脸色由不解到愕然,再到玩味,最终憋着笑,提醒:“下官所指乃床上的那个小差,非苏千誉也。”
顾非真气息一滞,僵直的背脊,挺出了一股淡淡的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