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朱颜执鼎 > 三十一 赈灾

三十一 赈灾

三十一 赈灾 (第2/2页)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沸腾。永昌帝放下手中的朱笔,眉头微蹙:“陇中干旱之事,此前为何未曾上报?”
  
  杜仕恩连忙回应:“陛下,陇中各州府此前虽有旱情,却未料到会如此严重。昨日收到急报,当地河渠干涸,庄稼绝收,百姓已到了易子而食的边缘,臣不敢延误,即刻前来禀报。”
  
  户部郎中罗曜出列,沉声道:“陛下,救济之事刻不容缓。臣建议,即刻拨付粮款,派遣官员前往陇中主持赈灾。据臣估算,西部受灾百姓约五十万,至少需要一百万两白银与三十万石粮食,方能缓解燃眉之急。”
  
  “一百万两白银?”工部尚书公西恒立刻反驳,“罗郎中此言差矣。如今国库并不充盈,北边需防备匈奴,南边刚平定蛮夷,若一次性拨付百万两白银,恐影响其他军政事务。依臣之见,当以‘节流’为先,既要救济灾民,又要不影响国库运转。”
  
  罗曜脸色一沉:“公西大人,灾民性命关天,怎可如此儿戏?五十万百姓,三十万石粮食是底线,一百万两白银用于购买粮食、开挖水渠,缺一不可。若粮款不足,救济不力,百姓流离失所,后果不堪设想。”
  
  公西恒却寸步不让:“罗郎中,并非臣儿戏,而是国库实在紧张。臣以为,可拨付五十万两白银与十五万石粮食,再派遣得力官员前往,督促当地官府开源节流,发动民间富户捐粮捐物,定能渡过难关。”
  
  殿内群臣又对立而论,一派认为应足额拨付粮款,确保救济到位;一派主张节省国库开支,以最小成本赈灾。争论声此起彼伏,永昌帝倚坐在龙椅上,神色平静并无太多波动,仿若在等谁主动打开突破口。
  
  此时,御史大夫贺谦突然出列,话锋直指户部:“陛下,臣以为,赈灾之事,官员的人选至关重要。刘大人身为户部侍郎,掌管国库粮款,且此前举荐周琸玉时,便展现出过人的识人之能。如今赈灾,正是用人之际,若让刘大人亲自前往,定能妥善处理,既保证粮款用在实处,又能彰显朝廷的爱民之心。”
  
  这番话看似推崇刘执徐,实则暗藏杀机。在场群臣皆是人精,瞬间明白贺谦的用意——刘执徐若接手赈灾,粮款仅有五十万两白银与十五万石粮食,远不足以应对灾情。一旦救济不力,便会被冠以“办事无能”的罪名,轻则被革职,重则可能牵连家人。
  
  所以这是被那几人三言两语围堵成的死局,他就算不撞南墙也会撞西墙。
  
  危机如毒蛇缠上心头,他悉知贺谦与公孙恒素来交好,此次二人一唱一和,显然是想借赈灾之事将他拉下马。
  
  刚想开口推辞,永昌帝却率先说道:“贺卿所言极是。刘执徐,你在户部多年,经验丰富,且善于识人用人,陇中赈灾之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粮款之事,就按公西恒所言,拨付五十万两白银与十五万石粮食。朕相信你的能力,定能克服困难,妥善安置灾民。”
  
  刘执徐心下大骇、呼吸为之一窒。皇帝这番话,看似信任,实则是默许了贺谦与公西恒的算计。
  
  他清楚,永昌帝一直忌惮户部权力垄断,户部没有尚书,话事人便是自己这个侍郎。若能借赈灾之事削弱他的势力,甚至将他拉下马。而且,放任群臣内斗,既能让臣子们相互牵制,又能减少他们之间的勾结,皇帝定然乐见其成。
  
  “臣,遵旨。”刘执徐躬身领旨,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寒凉。
  
  没想到啊.......陛下当真不念旧情。自己仕途一生兢兢业业、小心谨慎,眼见着可以平安退位、告老还乡,还要经历这一劫。
  
  天下兴百姓苦,天下亡百姓苦。陛下当真狠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