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零章 小妹婚事
第二一四零章 小妹婚事 (第2/2页)房秀珠低着头,不说话。
房俊还欲再说,却是卢氏看不下去了,瞪眼骂道:“我看你才是傻!都说还可以了,那就还可以呗!非得刨根问底作甚?”
“呃……”
被老娘骂了一句,房俊这才反应过来,看着羞赧的小妹,啧啧嘴,无言以对。
女儿家既然说了“还可以”,那就真的是“可以”了,大家闺秀岂能将“我愿意”说出口?
卢氏搂着小闺女的肩膀,伸手抚着她鬓角,对房俊笑着道:“行了,这件事你就别管了,回头我让王妃去知会蒋国夫人一声,等着来提亲就好。”
房玄龄则询问房俊:“陛下对于出海就藩之亲王是否有何限制?是仿照汉朝旧制,还是重新制定规则?最重要是就藩之亲王是否准许与本土仍有钱帛往来?”
他这一问,房俊马上反应过来:“父亲是担心之前的准备的嫁妆有可能受到限制?”
“亲王出海就藩,有利亦有弊,有利之处在于疆域之外多了诸多屏障,极端情况之下可以作为战略缓冲,弊端则是亲王们脱离掌控之后难免升起不臣之心,而掐断内外钱帛之流通,则是防范于未然的最好手段。”
亲王于国外起兵是很难攻破本土防御的,但若是朝中有内应则一切皆有可能。
而内应之培养除去政治联盟之外,最好的办法便是用钱帛收买,一旦掐断内外钱帛之流通,这条路就算是断了。
若陛下有此考量,则之前给房秀珠准备的嫁妆基本都作废了,田地、商铺、作坊等等,若产出不能流出境外送到房秀珠手中,自然毫无用处。
“我也不知陛下究竟如何考虑,合适的时候问一问即可。不过父亲勿需担心,即便陛下掐断本土与封国之间的钱帛往来,大不了于海外再给小妹准备一份嫁妆便是。”
“嗯,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莫要薄待了小妹。”
他只是提醒一下而已,自家儿子办事,房玄龄自是放一百个心。
卢氏奇道:“我听闻海外皆是蛮荒之地,你去哪里寻找给小妹寻找嫁妆?”
房俊笑道:“莫要听那些个世家门阀胡说八道,海外也是分地方的,譬如林邑、扶南、真蜡、骠国等等,那也都是传承数百年的国家,其国王之奢靡生活较之华夏不遑多让。”
海贸兴盛的情形之下,为了避免更多人前往海上参与海贸,几乎所有参与海贸的功勋贵戚、世家门阀不约而同统一口径,在国内宣扬“海外贫瘠”“烟瘴之地”“茹毛饮血”等等谣言,确实影响了很多人对于海外之印象,诸多有心参与海贸的商贾望而却步,纷纷打消主意。
卢氏蹙眉,有些不信:“你可别弄几百上千亩地的当做嫁妆,哪有那么多人去耕种?你小妹从小娇生惯养,如今嫁出去离家万里漂洋过海也就罢了,那是她的命,但你作为哥哥的一定要上心帮衬着。”
房俊气道:“我哪里不帮衬?这样,我送她一座金矿如何?”
曾经去往曼谷旅游的时候,无意之间得知其城市以北三百里,便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开放式金矿,而如今尚在山岭之中蒙尘无人知晓……
卢氏有点懵:“……金矿?”
她只是担忧闺女万里迢迢去往海外过苦日子而已,让房俊多给一些产业、钱帛做嫁妆,可哪能想到儿子居然要给一座金矿?
继而担忧道:“这过分了吧?”
整个大唐也没有几座金矿!
房俊摆摆手,不以为然道:“放心吧,区区一座金矿而已,有什么了不起?进入大唐海疆那便是皇家水师的天下,任何事情有我一言而决,谁也不能左右。这一回西域之战结束,我让薛仁贵在安西军中挑选一些愿意出海的关中子弟,携带家小一并充作小妹的家将,既能保护小妹的安全,也能维护小妹的产业,即便远隔万里,亦是万无一失。”
房秀珠秀眸亮晶晶的,好奇问道:“二兄当真如外间传言那般,是大唐的‘海上王’?”
房俊无语:“这什么绰号?难听死了!”
房玄龄教训道:“虽然知晓你能耐大,但还是要低调一些,这种传言越是流传广泛,朝野上下对你的提防、戒备便越是严重,尤其是一旦引起陛下猜忌之心,不是什么好事。”
房俊忙恭敬领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