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9章 功过参半(上)
第2199章 功过参半(上) (第1/2页)厉元朗代表省委,和一众省里领导,亲自出现在病房,吊唁郭启安并慰问家属。
表明省委在郭启安去世的态度上,是极为重视的。
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更是对郭启安生前所做出贡献的肯定。
郭启安的家人和亲属对厉元朗一行的到来表示了深深的感激。
他们知道,在这个艰难的时刻,省委的关怀和慰问如同一股暖流,温暖着他们的心。
厉元朗在病房内停留了许久,与郭启安的家人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他表达了自己对郭启安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对郭启安家人的未来表示了关切。
厉元朗深知,郭启安的离世不仅给家人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也给整个政坛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因此,他必须在此时展现出自己的担当和决断力。
在离开病房前,厉元朗再次向郭启安的遗体深深鞠躬,表达了自己最后的敬意。
随后,他带着一众省里领导离开了医院。
回到省委后,厉元朗立即召集了省委常委会议,专门讨论郭启安离世后的一系列善后工作。
他强调,郭启安是洛迁省的一位杰出领导,他的离世是洛迁省的重大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做好善后工作,确保郭启安的家人得到妥善安置,同时也确保整个政坛的稳定。
在会议上,厉元朗还提出了几项具体措施。
包括成立专门的治丧委员会,负责处理郭启安的丧事;加强对郭启安生前事迹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贡献和精神;以及加强对郭启安家人的关怀和慰问,确保他们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得到足够的支持。
厉元朗亮明态度,给予郭启安后事安排非常高的规格。
除了对郭启安生前的一种肯定之外,也是做给别人看的。
他刚上任,必须要树立书记威严。
同时,也要维护住班子成员的团结。让大家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块用,才能把洛迁省所有工作做好。
其实,在对待郭启安的问题上,厉元朗内心是纠结的。
在他看来,郭启安在洛迁书记任上,可以说是中规中矩,无功无过。
算不上出色,但也不是一无是处。
最起码,有些事情上,郭启安对他担任省长时,给予一定的支持。
分水岭在于,罗谦调走后,郭启安因为受到重视,从而心态上发生变化。
他最大的诟病,就是对郑令文太过宠信,甚至不惜丧失原则。
导致郑令文更加有恃无恐。
经过调查,不仅深挖出郑令文贪污腐化,还有他,竟然是害死陈军的幕后主使。
原来,陈军因为送给郑令文贵重黄金和金钱,希望郑令文帮助他度过难关。
结果,陈军由于宠溺儿子,错棋连连,一步步露出马脚。
眼看陈军自身难保,不得已找郑令文摊牌。
最后甩出威胁话语,言外之意,如果郑令文不保他,他就将自己送给郑令文钱财时,偷拍的证据发给纪检部门。
郑令文一听,心里冒汗,但脸上却一如往常的平静。
假模假式的安慰陈军一番,实则已经暗起杀心。
通过其远方亲属的关系,买通杀手。
利用偶然创造出来的机会,偷偷在陈军随身携带的速效救心丸上面动了手脚,致其死亡。
除掉陈军,也解决了郑令文的心头大患。
只有人死了,才会永远闭嘴。
那些他和陈军见不得人的勾当,也就烟消云散,不得而知了。
谁成想,他的那位亲戚,酒醉失言,被有心人记下。
郑令文昏迷,才有人敢将这一情况如实向上反映,最后到了祁仲模这里。
一传讯,他的那位亲戚,都没扛过三个小时,痛快招供。
由此,陈军之死,终于真相大白。
当厉元朗得知郑令文犯下滔天大罪后,也产生过一个疑点。
在和张全龙说话时,厉元朗提出,郭启安不遗余力的力保郑令文,仅仅出于信任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