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六十章 写给人间的诗
四千三百六十章 写给人间的诗 (第2/2页)夜色渐深,马里的村庄渐渐安静下来,只有海水淡化厂的设备还在轻轻嗡鸣,像在诉说着科技与人间的故事。吴浩握着林薇的手,目光望向星空——那里,月球能源站的灯光在闪烁,太阳帆带着超导的希望飞向深空,而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超导之光正温柔地照亮着人类前行的路。
他想起周教授曾说过的一句话:“超导材料的零电阻,就像科技对人类的承诺——没有损耗,只有无尽的可能。”现在,他和他的团队,正用每一次技术突破,践行着这个承诺。从民房实验室里的第一块样品,到月球上的能源站,从非洲的海水淡化厂,到飞向深空的太阳帆,超导技术走过的每一步,都朝着“让世界更美好”的方向。
未来,或许还有更多的挑战——更高性能的超导材料、更便捷的应用设备、更广泛的普及范围,但吴浩从不害怕。因为他知道,只要团队还在,只要初心还在,超导之光就会一直亮下去,照过月球的环形山,照过马里的田野,照过每一个需要希望的角落,直到把整个世界,都变成一个被科技温柔拥抱的家园。
当第一缕晨光划破马里的天空时,吴浩和林薇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前往下一个地方——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那里的土著部落正等着他们的超导净水设备。车子驶在土路上,窗外的玉米田一望无际,绿油油的叶子在风中摇曳。吴浩看着窗外,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又一段关于超导与人间的故事,即将开始。
车子在亚马逊雨林的土路上颠簸前行,车轮碾过湿润的红土,溅起细碎的泥点。车窗外,参天的古木遮天蔽日,翠绿的藤蔓像瀑布般从树梢垂落,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叶间啼鸣,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草木清香。林薇放下车窗,伸手触碰掠过的枝叶,指尖沾了一层薄薄的露水:“这里的生态真好,就是路太难走了。”
吴浩握着方向盘,目光警惕地盯着前方的路况——路面偶尔会出现被雨水冲垮的坑洼,需要小心翼翼地绕行。“还有大概二十公里就到瓦拉尼部落了,”他看了眼导航,“刚才联系部落首领塔卡,说他们现在还在喝河里的水,雨季的时候河水浑浊,好多孩子都闹肚子。”
林薇拿出手机,翻出瓦拉尼部落的资料照片:照片里,土黄色的茅草屋错落分布在雨林边缘,几个光着脚的孩子蹲在河边,手里拿着葫芦瓢,正往桶里舀水,河水泛着淡淡的褐色,水面上漂浮着细小的枯枝。“真不敢相信,现在还有人在喝这么不干净的水,”林薇的语气里满是心疼,“还好我们的超导净水设备能快点送到。”
傍晚时分,车子终于抵达瓦拉尼部落。塔卡首领带着十几个族人在村口迎接,他们穿着色彩鲜艳的传统织物,脸上画着红色的图腾,看到吴浩和林薇,立刻热情地围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