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六十八章 填补空白
四千三百六十八章 填补空白 (第2/2页)“线圈的安装难度大吗?”林薇问,手指无意识地攥着衣角——她还是第一次参与月球设备的远程支持,心里有些紧张。
“主要是在月面作业要注意防尘,”周教授的声音里带着笑意,“不过王鹏他们有经验,而且这次的线圈我们做了防月尘涂层,安装时只要对准接口,通电测试就行。对了,你们从深海带回来的老旧线圈,实验室初步测年结果出来了,是1987年的,正好对应那支失踪的国际科考队,算是填补了一段空白。”
吴浩心里一暖。他想起早上在实验室看到的场景——年轻的研究员们围着那个老旧线圈,用显微镜观察绕线的细节,有人还在笔记本上画下线圈的结构图,旁边标注着“1987年铌钛合金,绕线直径0.8mm”。“等月球的事忙完,我们再好好研究这个线圈,”他对林薇说,“说不定能从里面找到早期超导技术的改进思路。”
当天晚上,吴浩和林薇守在主控室,等待月球基地的通信。屏幕上显示着货运飞船的实时位置——已经进入月球轨道,正在缓缓靠近虹湾着陆区。王鹏的声音突然从通信器里传来,带着月面特有的轻微延迟:“吴浩,我们已经看到飞船了,准备接应。线圈的温控数据一切正常,你们放心。”
“安装时注意月尘,”吴浩叮嘱道,“如果遇到接口对接问题,随时调用超导传感器的定位功能,我们在地球这边同步计算参数。”
接下来的四个小时,主控室里一片安静。大家都盯着屏幕,看着王鹏和队员们穿着航天服,小心翼翼地从飞船里取出线圈——淡紫色的钬掺杂线圈在月面的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和周围的灰色月壤形成鲜明对比。王鹏拿着扳手,一点点将旧线圈拆下来,他的动作很轻,像是在呵护一件珍贵的展品。
“旧线圈的磁泄漏点找到了,”王鹏的声音再次传来,“是接口处的密封垫老化,导致磁场轻微外泄。新线圈的密封垫是新型超导材料做的,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
当新线圈成功安装到位,通电测试的那一刻,屏幕上的磁场强度曲线突然变得平稳——原本波动的数值稳定在2.5特斯拉,磁泄漏率降到了0.01%以下。“成功了!”主控室里爆发出欢呼声,林薇忍不住拍了拍手,眼里闪着泪光。王鹏在月面上举起手臂,对着镜头比了个“OK”的手势,航天服的面罩上,映出超导能源站的轮廓,像一座淡紫色的灯塔,立在月球的荒原上。
“月球这边没问题了,”周教授的声音里满是欣慰,“接下来该准备欧洲空间局的合作了——他们的团队明天就到,想和你们详细讨论超导采矿设备的研发,重点是小行星带的抗辐射和低重力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