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好人有好报
第八百七十三章 好人有好报 (第2/2页)另一位患者家属补充:“人家的态度是真好,全程有专业的医学翻译陪同,耐心解答所有问题,没有一点不耐烦。不像有些专家门诊,三分钟打发你,多问两句就甩脸子。”
其实这种极端的口碑分化,恰恰折射出当前医疗资源配置的困境。梅奥团队的到来,有点像一条凶猛的鲶鱼,搅动了魔都医疗市场的一池春水。
国外的真的好吗?这个问题说实话,要值得深思。如果,如果说,国内彻底放开医疗,让国外医生进来,是不是会让华国医疗一下就成为完美无缺?
对于这个事情,张凡从不考虑,按照他的脑仁,这种走一步看三步的问题,他根本就理解不了。
进修班终于开班。第一批来自全国的150名骨干医生,住进了五星级酒店。如果是非发达地区的医生来,说不得也要来一句,张院大气。
但这些发达地区来的医生们没什么惊讶的,就连被占了便宜的魔都也是没啥来找张凡显示存在感的。这要是放茶素,茶素的几位说不定天天要给张凡说一遍的。
有时候,没钱,不光是夫妻之间会出问题的。
一群进入了配备顶级设备的示教室,这个时候才有点感慨,因为石化医院,他们都知道,没想到张凡来了以后,竟然弄了这么高端的示教室,满魔都估计都是数得上的。
手术室内,气氛很热烈。
张凡站在主刀位,他的两侧和身后,站满了人:一助、二助、三助、器械护士、巡回护士、麻醉医生、以及梅奥麦客团队的核心成员,这次他们被同意进入了手术室。
本来胖子是不打算让他们进的,张凡心软了,尼玛人家掏了好几茬钱了,这就是张凡这种普通人和胖子这种精英的差距,心太软!脸太薄!道德感太强!
示教室的大屏幕上,实时传输着4K超高清的手术画面和多角度特写。
今天的手术病例,是山华的一位主任给张凡推荐的,和上一次的手术一模一样。但比上次更麻烦,因为患者既往做过一次肝癌切除,如今复发,且癌栓长入了门静脉主干,情况危急。
张凡没有像往常一样沉默。他破天荒地开始了全程讲解,嗓音沙哑却清晰。
“麻醉开始,注意控制中心静脉压(CVP),维持在4-6cmH2O。”他首先确定了麻醉团队的工作。
“切口选择,沿原手术疤痕切入,注意粘连……”他一边操作,一边解释为何选择这个路径。
“看这里,粘连非常严重,十二指肠和肝门糊成一团。分离的时候要用‘钝性推剥’结合精细电凝,手腕要柔,力度要透,但不能破。就像这样…”他放慢动作,细致地展示着手上的细微力道变化。
“注意这根血管,是变异的副肝左动脉,必须保留!它的搏动很微弱,要用心去感受。”他特意用镊子尖端轻轻触碰血管,让学员们通过高清画面感受那微弱的搏动。
“遇到渗血点,不要慌,也不要盲目用电凝乱烧。先用小纱球压迫,看清来源,再用低功率精准点灼。保护好组织,就是保护患者。
大家一定要注意,进入腹腔后,千万不能追求速度,慢就是快,这是我师傅当年给我说的一句话,我希望大家也能听一听……”
“现在寻找门静脉…对,就在这里,被肿瘤组织包裹了。我们先处理周围,把它骨骼化…看,这就是门静脉壁,颜色发暗,说明里面有癌栓。”
“准备阻断钳…我们要切开取癌栓了…注意看我的进刀角度和深度,绝不能切穿对侧血管壁…好,看到癌栓了,用吸引器头小心地、完整地吸出来…注意不要残留…”
“缝合血管切口…用6-0Prolene线,连续外翻缝合…针距1.5mm,边距1mm…对,就这样,手腕要稳,力度要匀…打结,三叠结,要滑结,防止狭窄…”
他事无巨细,从大局思路到微观操作,从器械选择到手感体验,甚至包括如何与助手配合、如何与麻醉沟通,都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他不仅自己讲,还随时提问:
示教室里的学员们,看得就像是土堆上放哨的土拨鼠一样。很多困扰他们很久的技术难点、模糊概念,在张凡的精准操作和精妙讲解下,豁然开朗。来不及记录笔记了,直接就用手机拍摄着屏幕上的细节,生怕漏掉一个字。
就连站在他身后的梅奥麦客团队,也从最初的审视、好奇,逐渐变成了深深的敬佩和震惊。
麦客教授低声对身边的同事说:“湖大…他的解剖知识像是印在脑子里一样精准。这个操作稳定得不像人类。最关键的是,他毫无保留…这在任何顶尖医疗中心都是不可想象的。这是一种真正的、纯粹的传授(Teaching),而不是炫耀(Showingoff)。”
“他正在亲手为自己培养未来的竞争对手,但这种胸怀和气度,令人敬佩。”另外一个跟着麦客一起的来的梅奥专家说的很中肯。
手术持续了九个多小时,张凡就讲解了近7个小时。当他最终成功取出癌栓,完成血管修复,宣布手术成功时,手术室内外,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这掌声,是送给这台成功的手术,更是送给张凡那份毫无保留的、推动学科进步的赤诚之心。
很多人说只有华国才有所谓的留一手,什么猫咪没有给老虎教上树之类的故事。
其实全世界都一样,就是梅奥其实也一样,很多专家在某些手术的时候,甚至都会让助手从手术室里面出去,等他完成某一环节以后再进来,这个绝对不夸张。
而张凡的这种技术、胸怀和气度,所产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几天的高强度教学手术和理论授课下来,参与进修的学员们都彻底折服。而其中,几位来自魔都顶尖医院(如山华、瑞金)的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级别的专家,内心受到了更大的冲击。
他们原本在各自医院已是技术骨干,地位稳固,前途光明。但在亲眼目睹了张凡的技术高度、感受到了茶素医院独有的蓬勃向上、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氛,虽然有点混乱。
可体会到张凡那份愿倾囊相授,盼青出于蓝的格局后,他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一天课程结束后,山华医院一位年仅42岁、已是肝胆外科副主任的专家,没有回酒店,而是默默留在了医院,等到张凡结束所有工作,准备离开手术室的时候,他鼓起勇气拦住了张凡。
“师叔,打扰您几分钟,可以吗?”梁波的声音有些紧张。
“呵呵,怎么了。”这位给张凡消毒,看着给自己擦皮鞋的老师侄,张凡笑呵呵的。张凡以为这家伙想让自己给他们医院的院长或者主任打招呼。
“师叔,我…我考虑了很长时间…”梁波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我想跟您走,去茶素!您那里还缺人吗?哪怕从主治医师干起,我也愿意!”
张凡有点发呆了,没想到这位魔都顶尖医院的副主任会提出这样的请求。“你在山华发展得很好,平台、资源都是一流的,为什么要去边疆?”
“山华很好,但那里…太按部就班了。论资排辈,关系错综复杂。我想在技术上再进一步,难如登天。而在您这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再说了,您是我师叔,您不培养我,培养谁!”
说着自己感觉很俏皮的话,但还是不擅长,略微停顿了一下。
“师叔,我还年轻,但也不年轻了,时间窗口没几年了,我想看的远一点!”
张凡略微想了想,“这样,用你的话来说,你不年轻了!”
老梁一听,脸都僵硬了。怪不得这个货在医院混不清楚,一点点城府都没有!
“拖家带口的,你去茶素,妻子、孩子、家庭都要伤筋动骨。我的想法是,别去茶素了,你来石化医院,这边普外科交给你。”
“行,师叔,我……”
“你先别急,回去想一想,你抗的下来吗?石化医院是茶素在魔都的窗口,估计短期内要面临一波高强度高要求的手术,你不光要做好手术,还要带好团队,回去想一想,等想明白了再来找我!”
几乎是前后脚,瑞金医院的一位女性主任医师也找到了张凡,表达了类似的意愿:“张院,您的团队太需要一名顶尖的移植麻醉医生了。我看得出来,您未来的目标绝不仅仅是肝胆肿瘤。让我加入吧,我能把茶素的移植麻醉水平提升到国内顶尖!”
紧接着,又有两三位来自不同医院的骨干表达了意向。
这股悄然兴起的赴茶热,是张凡没有想到的,本来对胖子有点埋怨的心也暂时放胖子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