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求和
第九百零八章 求和 (第2/2页)“哪有不正经,这可是关乎两国外交大事,非常严肃的话题!”赵德昭说道。
赵德昭敛了笑意,声音低而稳道:“两国兵连祸结,若能以一桩婚事止百万生灵涂炭,史书自会记下永庆公主的担当,你不愿做王昭君第二么?”
永庆闻言,脸红的同时,内心也有些波动,之前没想过,如今考虑一下,似乎这个提议也不错,若是能止干戈、救大宋,自己还能嫁给心上人、如意郎君,那倒是两全其美了。
那自己说不定在青史留名,类似王昭君出塞一样,在历史上有着浓重一笔。
想到这些,永庆倒是有些心动了。
车中一时静得只闻车轮碾过碎石的轻响,永庆垂眸,指尖在膝上无声地画着圈,良久,声若蚊蚋,像是对自己说一般:“若真能救大宋……又、又能常伴他左右,倒也不算委屈。”
赵德昭见她耳根通红,知她已动心,便不再逼问,只伸手替她拢了拢鬓边被风吹乱的碎发,喃喃轻声道:“前路漫漫,且先看那苏宸肯不肯收这份‘重礼’罢。”
午后,使节团快马感到了陈留城,由于形势危急,所以使节团也在抓紧赶路,不敢耽搁时间。
此时吴军还没有攻打陈留城,不过林仁肇、潘美已经带兵十万,正在赶往陈留城的路上,相信明日便会攻城了。
陈留城是从东南去往汴京城最后一道屏障,一旦攻克陈留之后,前方便是汴京城。
可以说,陈留城就是阻挡在汴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因为这里是平原,没有山川险阻,防御难度很大。陈留之地在历史上涌现商汤宰相伊尹、东汉文学家蔡邕等名人,楚汉相争时刘邦驻军于此。
陈留城内,赵德昭与曹彬、张永德、韩令坤三将会于府衙后堂。
但见曹彬等人衣甲残破,血痕半凝,眼底布满猩红,显是数夜未合,赵德昭心中一酸,温声慰曰:“诸公久战,形神俱瘁,过于辛苦,本殿下代京城黎庶谢过诸位将军和将士们。”
“殿下客气了,我等身为军人,保家卫国那是本份,只可惜能力有限,一直没有挡住吴军,这一次,我们就在陈留城,跟吴军决一生死,再不退缩!”曹彬败过多次,已经不想再逃了,决定在陈留城死战到底。
赵德昭微微点头,然后说道:“这次我是带着议和任务过来,新君登基,圣上的意思,准备向吴军求和了。”
“求和?”张永德眉峰骤聚,问道:“条款若何?”
曹彬等人微微吃惊,对于赵光义登基的事,他们退到陈留城的时候已经听闻了,不算震惊。
“割地、赔款、输帛,倘犹未足,和亲亦可。”赵德昭轻叹。
曹彬追问:“所割几何?”
“淮水以南,悉予吴国。”
韩令坤勃然道:“淮南千里,乃将士百战所得,何忍弃之!”
“的确太多了!”曹彬等人觉得难以接受,义愤填膺。
赵德昭无奈说道:“现在大宋随时有覆亡危险,若是割地之后,让吴军退兵,从此以淮水为界,淮南本来就是以前杨吴、南唐的地盘,被前朝后周和我大宋攻占,现在只是物归原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