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大军压城城欲摧
第九百二十二章 大军压城城欲摧 (第2/2页)孟羽彤、永庆都在汴京生活过,所以,倒是对汴京有一些了解。
孟羽彤轻挽缰绳,含笑道:“菁菁莫被表象迷了眼。汴京之大,一日走不遍;可若论精致婉转,终究不如江南。金陵有钟山晚照、乌衣夕照,杭州有西子潋滟、断桥残雪,这是北地少有的。”
她语气虽淡,却也掩不住一丝故地重游的怅惘。当年她以男装行走汴梁,操控间谍,在樊楼醉酒,如今旧地仍在,人事却已天翻地覆。
永庆落后半步,悄悄抬眼去望苏宸的侧脸——那道被夕阳镀亮的轮廓,与她在深宫里描摹过千万遍的“苏郎”渐渐重合。她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缰绳,心里像揣了一头小鹿:原来真的有一天,可以与他并肩看同一片暮色。
“我……从未去过江南。”她的声音轻得像风,“只在诗里读过‘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还有‘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也很想去那里看看,是否像和诗词里写的那样美。”
话音落下,她悄悄抬眼,视线掠过苏宸的侧脸,又慌忙垂下。那一点少女心思,被残阳照得透明。
孟羽彤没有接话,因为她是蜀国的公主,蜀国灭国,家破人亡,就是因为永庆的父亲关系。
尽管这不怨永庆,也跟她没什么关系,但是毕竟两者还是有因果联系的,孟羽彤因为永庆父亲而导致灭国,跟家人生离死别,孟羽彤也设计对付了赵匡胤兄弟和赵德昭,加速他们之间决裂。
所以,这份因果还是很大的,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现在孟羽彤跟永庆都会是苏宸的女人,以后也会朝夕相处,与仇人之女要共侍一夫,命运何其促狭。
“等你与苏郎完婚,我们便下江南。三月的苏堤柳、六月的秦淮水、九月的钱塘潮,一处也落不下你。那时我做东,咱们泛舟听歌,醉里看花。”
她说得轻巧,实则把每个人都安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如今的彭菁菁倒是成熟许多,也不嫉妒多一个女人嫁给苏宸,因为苏宸太厉害了,注定不是她一个女人能驾驭的,未来做了帝王,彭菁菁只是贵妃娘娘之一,连皇后也难争。
彭菁菁觉得现在赵家兄妹对苏宸的帮助很大,劝降了十万宋军归降,日后苏宸要在中原立足,还需要大宋旧臣支持,如果有赵德昭、永庆的关系,可以更好被大宋百姓和臣子们接受,因此,会多照顾一下永庆。往后宫墙深远,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于是,她的话像一条柔软的绸带,把隐隐绷紧的气氛轻轻缠住。
永庆低下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缰绳,耳尖却悄悄红了。
苏宸抬眼,见远处汴京的灯火一点点亮起,像银河坠入人间。
他忽地伸手,一左一右握住彭菁菁与永庆的缰绳,朗声道:“走吧,明日便要攻城了,等这里的大事一了,以后我们也不用整日打仗了。”
三女心中都有一些向往,她们也不愿意这样生活在军旅之中,时刻绷紧着神经,还是期待相夫教子、岁月静好的和平日子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