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留谁,镇守河南?
第四百八十三章:留谁,镇守河南? (第2/2页)张诚的目光看向了他,虽然没有说话,但那意思却已十分明确。
“督帅,如此大张旗鼓在开封推动军屯,便不惧朝堂上众位言官御史们的流言蜚语了么?”
“何惧有之?”
永宁伯似乎对此并不以为意,他笑着说道:“哪个御史言官对此有异议,就将他们派到前线来,披甲持刃去杀贼子好啦。”
孙时相一时无语以对,只好尴尬的笑了笑。
其实,永宁伯所言并非全无道理,毕竟仅凭道德和朝廷律法对付不了流寇,而今天下能够杀贼的大明军将,头一个当属永宁伯张诚尔。
诚如永宁伯适才所言,哪个御史言官再敢瞎逼逼,那就派他到河南前线来,盔甲军械永宁伯给出了,让他们亲自去跟流寇们讲道理、讲道德、讲朝廷律法去!
“中原之贼乱,尤甚于别处,非行雷霆手段,又以何来对付闯逆?”
永宁伯从帅椅上站起身来,径直向着偏厅外行去,孙时相等三人紧随其后,也出了偏厅。
此刻,已是未时,阳光正足,从稀疏的大树枝叶间透射下来,洒在众人身上,照射出宛如星星般的光点,晃动不已。
“不开军屯,粮草全凭朝廷转运供应,如何能够持久?”
永宁伯轻声说着:“况数十、上百万饥民散在各处,我们如不加意招抚之,难保他们不会毅然从贼,刀矛虽利,又怎能杀尽普天下亿万失地百姓乎?”
孙时相等人频频点头。
“大丈夫行事,当无愧于本心,无愧于天地。区区言官御史,何所惧?”
他猛然转过身来,一脸正色,道:“本伯立身天地间,只管凭本心做事,至于身后的评价如何,我相信百年之后,自有公正的评说。”
“督帅高义,我等佩服之至!”孙时相说着。
他忽然压低了声音,道:“督帅,贼军已缩回伏牛山,我们是继续进剿,还是暂时息兵,好使我将士得以歇息休整?”
“本帅之意,待河南局势稍定,便率大军回宣府休整。不过……”永宁伯面色一沉,接着道:“河南局势得来不易,总要留驻两营兵马镇守,免得被那帮无能龟孙再次葬送。”
“督帅……想留哪两营兵马镇守河南?”孙时相问着。
永宁伯还没有说话,就听一阵急促的军靴踏地之声响起,接着就是张明远的声音传来:“督帅,皇上天使来啦!”
“进城了么?”永宁伯似乎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只是淡淡问着。
“距许州已不足十里路程。”
“孙老,公峤。你们二人代我出城迎一下吧。”
“督帅,您不亲迎啦?”孙时相问着。
“不啦。”张诚挥了挥手,道:“就言‘我日夜操劳,心力憔悴,今又偶感风寒,实在不便出城迎候’即可。”
“是。”
“刘承祖,安排布置香案炉台,准备接旨吧。”
“是,督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