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汉道天下 > 第852章 趋利避害

第852章 趋利避害

第852章 趋利避害 (第2/2页)

卑湛点点头,一口答应。
  
  ——
  
  “袁术病了?”刘协大感意外,接过诸葛亮递来的文书,扫了一眼,随即哑然失笑。
  
  他还以为历史惯性又要发挥作用,收袁术归位呢。
  
  原来是避祸啊。
  
  袁术在信里说得很悲惨,又是感伤世事,又是悲痛亲人,以至于身体憔悴,耳目昏沉,不能理事,看起来一副马上就要死的样子。
  
  但他的笔迹却沉着有力,一点不像病人能写得出来的。
  
  他明明可以不用亲笔写,却非要亲笔写,自然是想告诉朝廷他的良苦用心。
  
  我没病,但是为了朝廷,我必须病。
  
  这等于把知趣写在了脸上,生怕朝廷体会不到。
  
  “给他回复,让他来行在,请太医们诊诊脉。”
  
  “唯。”诸葛亮铺开笔墨,随即草拟给袁术的回复。
  
  刘协起身,在帐内来回走了几步,又问道:“梁国郡兵到了吗?”
  
  “快了,就在今明两天。”
  
  “袁权跟着来了吗?”
  
  “这倒没问。”
  
  “派人去问一下,如果没来,就让她带人来魏郡。”刘协抬起头,看向远处。“最近文书多,要在魏郡建个印坊才行。”
  
  诸葛亮停住笔,抬起头,看着刘协,眼神湛然。“陛下若是为了安抚袁术,自无不可。若只是为了印刷文书,似乎不必招袁权前来。”
  
  刘协转头看着诸葛亮。“谁能当得重任?”
  
  “陛下忘了那个中山女子甄宓了么?她就在河东印坊做过事,负责组建一个印坊应该不成问题。”
  
  刘协稍一思索,便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
  
  安抚袁术的办法很多,但此时此刻,争取冀州人心同样重要。与其召袁权前来冀州组建印坊,不如让冀州人甄宓负责。
  
  睢阳印坊的确也很重要,影响力辐射到整个中原。
  
  “召甄宓来。”
  
  诸葛亮应了一声,起身去安排,然后归座,继续草拟给袁术的回复。刘协来回踱着步,又问道:“谁接任幽州刺史更好?”
  
  “杨弘。”
  
  刘协想了想,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
  
  袁术识趣,以不惑之年求退,朝廷不能不投桃报李。杨弘既是袁术的亲信,又是弘农杨氏子弟,由他接任幽州刺史,也算是朝廷的一种姿态,表示朝廷并不想赶尽杀绝,还能稳住幽州形势,不至于生乱。
  
  袁术应该也是想到这一点,这才主动求退。
  
  如果他不让杨弘任接任幽州刺史,会显得朝廷太小气。
  
  他知道这是妥协。正如他现在着力推行的度田并不是真正的土地革命,只是权宜之计。
  
  但政治就是如此,一步到位太难了。
  
  身为天子,他只能做改良派,不能做革命派。
  
  “孔明,你怎么样看袁术其人?”
  
  诸葛亮写完文书,放下笔,思索了片刻。“无才无德,但略知尊卑强弱,擅长趋利避害,不作无谓之争。世家子弟,大多如此,反倒是袁绍那样的不多见。”
  
  刘协想了想,瞥了诸葛亮一眼,呵呵地笑了两声。
  
  诸葛亮面色如常。
  
  帐外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讲武堂工学技师甄宓,奉诏请见。”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