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无题2
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无题2 (第2/2页)马润山今年四十五岁,赵万贤今年三十三岁,马润山当年在辽阳当知府的时候,这个赵万贤还只是一个小吏,所以眼看着这个小自己一轮的后辈,如今竟然和自己平起平坐,跟自己一同竞争向上的位置,马润山心中就是五味杂陈,内心深处更是羡慕赵万贤的年轻,以及受到陛下的赏识,而这也是让他面对赵万贤时比较敏感。
不管赵万贤是不是想要压他一头,马润山都不想要他压住自己的风头,而马润山又不能不让赵万贤建造这座玉京钢铁厂。
所以马润山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建造几个炼铁炉炼钢炉,将齐鲁钢铁厂的产能扩大成年产三十万斤!
事实上多建造几个炼铁炉炼钢炉,扩大产能,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真正难的事情,是这些生产出来的钢铁怎么能卖出去!
在马润山找来的账房先生计算下,每年齐鲁大概需要十五万斤左右的钢铁,因此当初计划的时候是年产十万斤的产能,然后给那些小型的铁匠铺留下一些活路,但是现在如果扩大产能到三十万斤的话,就算是一点不给那些小型铁匠铺的活路了。这也还剩十五万斤钢铁卖不出去。
往别的地区卖也不是那么好卖的,在大家竞争的情况下,你来我这里投资我欢迎,但是你要来我这里抢饭碗,那就不好意思了············
虽然面临这样一个困境,但马润山还是不愿意赵万贤压自己一头,所以在幕僚冯元的建议下他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这个想法在齐鲁建造一座军工厂,生产刀剑枪炮,这样一来多出来的十五万斤钢铁就可以全部消化了。
当时从幕僚口中得到这个建议的时候,马润山可以说是十分的开心好好的夸赞了冯元。
不过马润山很快便是意识到,修建军工厂这个建议,虽然能够帮自己解决掉十五万斤的钢铁产能,让自己可以将齐鲁钢铁厂的产能扩大到三十万斤,但是这同样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问题便是,修建军工厂事关重大,即便马润山身为齐鲁布政使。也不是说能修建就能修建的,这需要工部和参谋部进行配合,最后还要叶明盛点头同意。
先不说工部和参谋部配不配合,就单说现在朝廷的军工产能其实是饱和的不需要新建一座军工厂,现有的军工厂完全可以实现军队武器的更新换代。
当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马润山也是有些沮丧,冯元则是又给他出的主意。
陛下鼓励海外贸易,但是海外也不太平,各地的海盗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所以想要做买卖,就得首先有枪防身,要不然别说做买卖了,就是命也会被别人抢了去。
所以这些生产出来的这些刀剑枪炮可以卖给那些想要出海的商人。
冯元这个建议虽然是个好建议,很有建设性,但是马鞍山觉得这个建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有难度。
陛下虽然鼓励武装出海,但是刑部,参谋部,统调处那边为了确保治安,以及这些武装船队不会成为私军,所以对卖给商人的武器监管是很严的,不仅每一只都要登记在册,更是时常派人检查,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人们买的武器并不多。
所以以目前的ZC环境,想要这些商人每年消化十几万斤,二十万斤钢铁制造的武器,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想要让这些商人消化,可能需要ZC上的改变,这就不是马润山的能够左右的事情了。
尽管马润山感觉这种事情十分的困难,但是仔细一琢磨他觉得事在人为,未尝不能一试,正好叶明盛这一次来视察,马润山觉得有机会可以跟叶明盛提一提,试探一下叶明盛的态度··········
············
············
易京刑部衙门
书办宋杰拿着一沓卷宗走进了张莽的班房,将卷宗放在书桌上恭敬的说道:
“大人,这是您要的卷宗,我都整理好了!”
正在看奏本的张莽闻言瞥了一眼奏本点了点头,这时宋杰也是继续说道:
“大人,你上次让我打听的关于叶秋明的事情我打听到了!”
此话一出张莽也是来了一丝兴趣,放下了手中的奏本看向了宋杰,见此宋杰组织了一下语言便是开口讲道:
“这个叶秋明和崔老尚书的孙侄女崔晴儿有过婚约的,本来按照婚约,叶秋明两年前就应该和这个崔晴儿成亲的,两家当时都已经开始准备了,听说酒席都准备请新康记的厨子去叶秋明家里办了!”
“不过就在成亲前两个半月,叶秋明他爹突发脑疾,一下子就过去了,所以叶秋明按礼制要守丧三年,所以叶秋明和崔晴儿的婚礼当时就没办成,一直拖到了现在!”
“虽然当时没办成,但是两家人约定好了,等到叶秋明守丧期一结束,便是让叶秋明和崔晴儿成亲,但是不曾想一个多月前,突然就传出了叶秋明和崔晴儿解除婚约的消息!”
“大人,根据我的调查,双方解除婚约这件事情十分的突然,而且还是叶秋明这边率先提出来的,貌似是发现了崔晴儿和别的男人有过一些来往信件,信件内容是什么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据说叶秋明这边挺生气的,他二叔叶在原还和崔家人拍了桌子,最后闹的不是很愉快!”
听到这个解释,张莽也是若有所思。
按照宋杰这个说法,尽管不知道崔晴儿和别的男子在信件上写了什么,但是从叶家人的反应来看,这个崔晴儿很有可能是不太检点,和别的男子在信中打情骂俏,勾三搭四············
(大家若是对最近的剧情有什么意见,还请不吝赐教,通明会洗耳恭听的)